在以後幾年中,德國接受了《洛迦諾公約》並加入國際聯盟,它的經濟也因美國的大量貸款而不斷好轉。
大蕭條給德國的打擊特別嚴重,使五分之二的勞動力失業,使另外五分之一的人只有非全日性工作。當時的政府是一箇中間偏左的聯合政府,由社會黨人赫爾曼·米勒總理領導,而總統則由年邁保守的戰爭英雄保爾·馮·興登堡擔任。同其他國家的社會黨內閣一樣,德國的米勒內閣也因如何解決大蕭條造成的失業和其他問題方面的爭論而逐漸遭到破壞。左派贊成增加失業救濟,右派則堅持削減經費和平衡預算。後者的方針得到了大多數經濟學家的支援,因為赤字財政的基本原理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還沒有被制定出來。1930年3月,米勒內閣被迫辭職,從那時起,德國由中間派和右派的政黨統治。
起先,海因裡希·布呂寧組織了一個聯合政府,布呂寧是中央黨的一位冷酷、嚴厲但卻聰明、正直的成員,他所博得的是尊敬而不是友誼。這位好心的愛國者的悲劇在於他為德國的民主政體挖掘了墳墓。由於缺乏議會中多數議員的支援,他向憲法第48條求助;該條款授權總統在緊急時刻頒佈各種法令,這些法令具有法律效力,除非遭到國民議會多數票的明確否決。實際上,國民議會的確曾投票反對最初的緊急法令,但布呂寧透過說服興登堡解散國民議會、下令於193O年9月舉行新的選舉進行了反擊。布呂寧預計中間派和右派的各種政黨會在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使他能以正規的議會方式治理這個國家。然而,選舉卻表明希特勒的國社黨已作為一種全國性的力量在興起。
阿道夫·希特勒是奧地利海關一位小官員的兒子,早年曾去維也納,渴望成為一名畫家。由於缺乏才能,他靠從事各種最卑賤的工作來餬口,過了5年悲慘的生活——這是據他自己說的,似乎言過其實了。他的悲慘境遇——不論是真實的還是想象出來的——連同毫無疑問的職業上的失敗一起,有助於解釋他這時所獲得的熱烈的信仰:仇恨馬克思主義者和猶太人,憎惡議會制政體,蔑視富裕的資產階級及其“頹廢的”文化。希特勒從維也納流浪到慕尼黑,在那裡,於1914年進巴伐利亞團服役。雖然他在戰爭中作戰勇敢,曾三次負傷並榮獲令人羨慕的鐵十字勳章,但顯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才能,因為儘管他專心服役,卻也只升到下士為止。然而,在軍隊的這幾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期,軍事訓練為他提供了他以往一向所缺乏的辨別方向的能力。
戰爭結束後,希特勒轉而猛烈反對新魏瑪共和國。“我認為現在的德國既不是一個民主國家,也不是一個共和國,而是馬克思主義者和猶太人的國際豬圈。” 1919年,他加入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這一戰鬥組織,不久便成為該黨的領袖,即元首。在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民族主義和反猶太人的煽動性演說之後,他和陸軍元帥魯登道夫一起參加了1923年在慕尼黑舉行的一場滑稽歌劇式的暴動。這場暴動被警察輕易地鎮壓下去了,希特勒被關押了9個月。當時,他35歲,他在獄中寫下了《我的奮鬥》——一部誇張的長篇自傳體回憶錄,在書中,他發洩了對民主政體、共產主義和猶太人的仇恨,還詳細說明了戰敗的德國怎樣才能成為“全人類的君主”。“種族純淨”是取得這一勝利的關鍵:“一個在種族被毒化的時代裡致力於培養其最優秀的種族成分的國家,總有一天會成為全人類的君主。”
從獄中獲釋後,希特勒繼續從事鼓動工作,但結果卻令人失望。在1924年12月的選舉中,他的納粹黨僅獲得14個席位和908000張選票,在1928年5月的選舉中獲得的席位和票數則更少——12席和81萬張選票,即總票數的2。6%。1930年9月的選舉是一大轉折,當時納粹黨獲得了107席和6407000張選票,即佔總票數的18。3%。這些似雪片般飛來的選票並非來自工人,因為社會黨和共產黨在1930年得到的席位比1928年時還多13席。希特勒這時正從在猛烈的經濟風暴中拼命尋找避難所的各種中產階級分子那裡得到他新發現的支援。
納粹黨的政治綱領為小職員和破產的商人提供了安慰和希望。它要求廢除不勞所得和“利息奴役制”、使所有托拉斯國有化、對大企業實行分紅制、對高利貸者和好商處以死刑。同時,它還向所有愛國的德國人保證要砸碎《凡爾賽和約》的枷鎖,要迫害猶太人;猶太人不但被汙衊為從事剝削的資本家,而且被汙衊為唯物主義的共產主義者。應該強調指出,希特勒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在為這一政綱奔走遊說,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