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或鄰國間的聯合,歐洲各國軍隊的參謀部好幾年裡一直在精心備戰。德國人早在1905年時就有了由其參謀總長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伯爵制定的一項計劃。這項“施利芬計劃”要求先對法國發動迅速的、勢不可擋的進攻,然後進攻東線上緩慢移動的俄國人。德軍主力應集中在西線北段,準備迅猛地席捲出利時和盧森堡,以便將法軍殲滅在巴黎以東地區,從而在30天內結束戰爭。
8月4日,這一計劃開始實施;當時,雖然德國是比利時中立的保證國,其軍隊卻越過了比利時邊境。其時,法國人也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發動了進攻,決心在德國人攻取巴黎之前到達柏林。但是,法國人因損失慘重而被迫停止前進,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配備足夠的機槍;機槍在這場戰爭中報快證明了它們的效力。與此同時,德國人正按計劃穿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北部。他們到達馬恩河。到9月2日時已來到離巴黎只有25哩的尚蒂伊。
這時,形勢出乎意料地開始倒轉。由於德軍司令部未能使快速前進的諸部隊的行動協調一致,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之間形成了30哩長的間隔。法國飛機偵察到這一缺口,霞飛將軍立即抓住了這個機會。他把軍隊從阿爾薩斯…洛林戰區和這時仍保持中立的義大利邊境調了上來,猛攻德軍的這一薄弱點。由於德國兵力比對方少四分之一,又被長時間的行軍弄得筋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