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受法國人的攻擊。保護奧匈帝國免受俄國人的攻擊,因為法國人想收復1871年失去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而俄國人則在巴爾幹半島同奧匈帝國接連不斷地發生衝突。1882年,兩國同盟因義大利的加入而變成了三國同盟。它的目的還是防禦:保護義大利免受法國的攻擊,因為意、法兩國在突尼西亞發生了尖銳的衝突。當時,三國同盟無論就其宗旨或盟約條款來說,都決不是侵略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都是易滿足的國家,它們主要感興趣的是維護歐洲大陸的現狀。
但是,從另一方的立場來看,三國同盟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法國和俄國看來,它是一個控制歐洲,使法、俄孤立並易受攻擊的勢不可擋的集團。此外,法國和俄國在好幾個地區的殖民地問題上都與英國有大的爭論。俾斯麥在締結兩國同盟時就十分清楚法、俄建立友好關係的危險,但是,他能施展狡猾的外交手腕阻止它的實現。然而,1890年,俾斯麥辭去宰相職務之後,他的繼承者們不能繼續他那巧妙的外交花招。結果,1894年法俄同盟締約成立;它的兩個目的是反對三國同盟和抵制英國對殖民地的爭奪。法俄同盟因1904年英法協約和1907年英俄協約的簽訂而成為三國協約。實質上,這兩個協約是事實上的殖民地協約。例如,英、法同意承認各自在尼羅河流域和摩洛哥的利益;英、俄也商定將波斯劃分為兩大勢力範圍。
這樣,所有強國這時都已加入兩大敵對的聯盟體系,給國際關係帶來種種災難性的結果。每當發生重大爭端時,兩大集團的成員即使對爭端持懷疑態度,也不得不支援各自的直接參與爭端的盟國。否則,它們擔心自己的同盟會瓦解,使自己孤立而遭受危險。因而,每次爭端往往會擴大為重大的危機,而兩大聯盟的所有成員國不論願意與否都將捲入其中。例如,在1914年的危機中,奧匈帝國的外交大臣貝希托爾德伯爵聲稱:“……我們正在做一個大遊戲;在這一遊戲中有一些重大困難要克服,在這一遊戲中我們可能會失敗。除非三國同盟的各盟國堅定地團結在一起。”這一態度解釋了為什麼1914年以前的十年中危機日益頻繁,為什麼當集因成員國膽怯地、不由自主地相互支援時,這些危機反而變得越來越難以解決。
民族主義願望 最後一個背景原因是歐洲諸從屬少數民族的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願望。這種願望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是難以對付的,那裡的法國人仍不服從德國的統治。但在中歐和東歐,它卻是一場惡夢,由於對民族自決的要求日益增長,那裡多民族的帝國正處於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險之中。例如,在哈布斯堡帝國,居統治地位的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受到了覺醒的義大利人、羅馬尼亞人以及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羅塞尼亞人、波蘭人、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在內的偉大的斯拉夫民眾的對抗。因而,不難理解,哈布斯堡官員作出了帝國要生存,就必須採取強硬措施的決定。這決定對好戰的塞爾維亞人尤其適服他們正吵吵鬧鬧地要束與多瑙河對岸獨立的塞爾維亞統一在一起。所以,在大公於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後,苛刻的條件便送到了貝爾格萊德。不過,塞爾維亞的背後是俄國,而俄國的背後是法國和英國。同樣,奧匈帝國有德國支援,理論上還有義大利支援,因而,民族自決與相互衝突的聯盟體系的結合使歐洲陷入大決戰之中。
二、薩拉熱窩
1914年6月28日,弗蘭茲·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在新近吞併的波斯尼亞省首府薩拉熱窩遇刺。刺客是波斯尼亞的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學生,名叫加弗裡洛·普林西普。在事後的審判中,普林西普大膽地陳述了他的信念和動機。“我毫不後悔,因為我堅信我消滅了一個給我們帶來災難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們的人民每況愈下。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知道鄉村中所發生的一切…這一切都對我產生了影響,而且,我還知道他‘大公’是德國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敵人。……作為未來的君主,他會阻止我們聯合,實行某些顯然違揹我們利益的改革。”
普林西普行制決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背後是塞爾維亞秘密組織“不統一,毋寧死”。即眾所周知的“黑手社”。黑手社1911年成立於貝爾格萊德,其公開宣稱的目的是實現“民族理想:團結所有的塞爾維亞人。”它的社章規定:“該組織寧願採取恐怖行動也不願進行理性宣傳,因此必須對非組織成員絕對保密。”同這一秘密命令相一致,該組織吸收新成員是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裡面對一張小桌子進徐房間裡只點一根蠟燭,那張小桌子上鋪著一塊黑布,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