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佔領區內的柏林應由四國共同佔領和管理。引起戰後重大沖突的一個原團是未能就保證西方進入首都柏林這一問題達成明確的協議。
在雅爾塔進行的大多數談判都與東歐新解放的國家有關。斯大林在這一地區處於強有力的地位,因為他的軍隊已解放並實際佔領了這一地區。此外,西方盟國和蘇聯早些時候已同意,在戰爭結束之前,每個大國應對其軍隊在作戰過程中所經過的那些地區的政治發展實行監督。正如美國一位代表詹姆斯·F,貝爾納斯後來所說的那樣:“問題不是我們將讓蘇聯人做什麼,而是我們能說服蘇聯人去做什麼。”
假定是這種情況,那麼,從西方的觀點看,就東歐問題達成的種種協議在紙面上是十分令人滿意的。關於邊界,蘇聯將得到經過修訂的寇松線以東的波蘭領土;寇松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故後劃定的,但隨後被忽視了。作為補償,波蘭將得到東德的領土;對於這一點,雅爾塔會議原則上一致同意,但推遲了作出最後的、明確的決定的時間。關於波蘭和南斯拉夫政府,斯大林同意,已在蘇聯支援下建立的各共產黨政權應透過接受面向西方的流亡政府的代表來加以擴大。流亡政府的代表對這種安排感到憂慮,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種安排使蘇聯紅軍和共產黨政府實際上合法地控制了國家。一種明白的政策宣告即《關於已被解放的歐洲的雅爾塔宣言》在理論上駁斥了流亡政府代表的疑慮。這一宣言使三大強國承諾幫助已被解放的歐洲諸民族“建立能廣泛代表所有民主人士、能保證透過自由選舉儘快成立關心人民意願的政府的臨時政府機構。……”
從表面上看,這一《宣言》意味著斯大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讓步。儘管斯大林控制了東歐,但他已同意進行有可能使反蘇政府執政的自由選舉。不過,這一讓步實質上是不重要的。事實證明,《宣言》是毫無意義的,是經常發生摩擦的根源,因為各簽字國對它作了極為不同的解釋。美國照字義解釋了這一宣言——即可以進行自由選舉,在東歐沒有勢力範圍。美國可以自由接受這種主張,因為前一年10月丘吉爾和斯大林在莫斯科達成的協議對它沒有約束力。但是,英國對《宣言》有矛盾情緒,原因是莫斯科協定使它能確保它在希臘的地位。不過,《宣言》是誘人的,因為如果照字義去實施這一宣言,那就會使英國有機會去重新獲得它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已放棄的地位。
相反,斯大林堅持莫斯科協定,認為《宣言》只是用來裝飾門面的。當英國人鎮壓希臘抵抗部隊時,他完全保持沉默。在雅爾塔談判期間,他明確地向丘吉爾保證說,丘吉爾可以“完全信任”他的希臘政策。作為回報,斯大林希望西方列強能尊重他在巴爾幹半島北部的首要地位。當英國人逐漸與美國人一道要求嚴格實施《宣言》時,他既吃驚又憤怒.斯大林在這一點上不肯讓步,認為東歐各“友好”政府是蘇聯安全的先決條件。
這一關係重大的爭端在 1915年7月至8月在波茨坦舉行的下一個三國會議上變得十分清楚。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爾納斯告訴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說:“美國真誠地希望蘇聯能與友好的國家為鄰,但我們認為,它們應尋求人民的友誼,而不是尋求某一政府的友誼。因此,我們希望這些政府能代表人民。”如果貝爾納斯未察覺到他的建議從根本上說是矛盾的,斯大林準備以其粗暴的坦率開導他說:“這些國家中任何一個由自由選舉產生的政府都將是反蘇的,我們不能容許。”“友好”政府和“由自由選舉產生的”政府之間的矛盾是大同盟在以後幾個月中分裂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過,這還是以後的事。雖然在雅爾塔的對話很坦率、談判很艱難,但會議總的來說是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所達成的決議在當時也受到了歡迎,被認為是合理的、極有價值的。當時,人們並不象某些人後來所聲稱的那樣認為斯大林已得到了一個“贈品”。相反,人們普遍地對雅爾塔會議表示歡迎,認為它是大同盟的頂峰。
三、聯合國
戰時同盟國的合作隨著聯合國的成立而再次表現出來。1944年秋,在華盛頓郊區的敦巴頓橡樹園,四大“發起國”——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一擬定了聯合國憲章的最初草案。在1945年4月至6月在舊金山舉行的會議結束時,50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最後的憲章,大約4個月後,波蘭也簽署了這一憲章。到1964年年底時,聯合國會員國已增加到115個(1965年3月減為114個,當時印度尼西亞退出了聯合國)。新會員國中有些是戰時的敵人或中立國,但大多數是亞洲和非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