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不過這個飢不是機會的機,是飢餓的飢,趁著它飢餓的時候,討伐它,主戰派。主和派意見是,不能夠見死不救,秦穆公就徵求百里奚的意見,百里奚說了兩句話,“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史記·秦本紀》,夷吾是晉惠公的名字,說上一次晉惠公答應把晉國的河西之地給你,但是後來沒有給你,這是晉惠公的錯誤,但是它不關係到晉國的老百姓啊,目前是晉國的老百姓沒有吃的了,你怎麼能夠看著晉國的老百姓沒有吃的,而不出手相援呢?秦穆公採納了,百里奚的意見,大規模賑災,從秦國的都城,到晉國的都城,水陸兩路向晉國大規模運糧,幫助一個強大的對手賑災,這個叫秦穆公援勁敵,天下稱譽,樹形象,政治得分。這一下雖然幫了自己的對手,但是在天下所有的諸侯中間,樹立了一個講道義的,一個國君的形象,所以秦穆公在政治上得了很高的分,這是秦穆公第二次救晉難。

可是在賑濟晉國的災荒兩年後,秦國遭災了,秦國的土地,大面積顆粒無收,然後秦國向晉國求援,這次我這兒遭災,當年我幫過你,兩年前幫過你,兩年後我這兒遭災了,你要幫我。結果,晉惠公不但不賑秦國的災荒,而且是趁飢發兵,還是那個饑荒的飢,趁著災荒發兵,去打。然後晉惠公、秦穆公在韓原打了一仗,這一仗非常有名,叫韓原之戰。這一仗一開始打的時候,晉惠公是一馬當先,衝在前面,但是他在回車的時候,他那個馬,陷在泥潭裡走不動了,秦穆公一看這個機會,秦穆公就衝上去,想把晉惠公抓下來,結果沒有抓住晉惠公,反而被晉國的軍隊包圍了,把秦穆公圍到裡面,而且秦穆公受了傷。眼看形勢十分危急,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秦國的軍隊中間突然衝出來三百個人的敢死隊,這三百個人敢死隊,衝進去,撕開一個缺口,救出秦穆公,而且順手牽羊,把晉惠公也抓獲了。這三百個人,當時誰都沒料到,這個敢死隊怎麼來的呢?它有一個前因。

秦穆公當年他丟了一匹寶馬,這個寶馬丟了以後,跑到野外去了,被三百多個野人,我們講過國人,國人是住在京城裡的,和國人相對的是野人,野人就是農民,是住在京城以外的人。秦穆公的寶馬被三百個野人逮住了,而且宰了吃了。後來這個案子發了以後,官吏就要懲辦他們,秦穆公說,君子是不能夠以牲畜來懲罰人的,而且吃了這個良馬肉,一定要喝酒,如果吃了良馬肉不喝酒,可能會導致死亡,不但不殺這三百多個人,而且又給他們好酒,讓他們喝酒。這三百多個人大受感動,所以等到這一次打仗時候,這三百多個人全參戰了,等到秦穆公有危急的時候,這三百個人衝上去,這把他救下來了,這三百個野人,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還俘虜了晉惠公。

抓住以後秦穆公說,這回你沒話可說了,當年你鬧災荒,我賑濟你,現在我鬧災荒你來打我,你打我,我還把你抓住了,怎麼辦呢?殺,要殺這個晉惠公,而且要用他來祭天。結果這個事鬧得很大,首先是周天子出面調解,說這個晉國和周天子是同姓,都是姬姓,同姓。然後秦穆公的夫人也出來調解,因為秦穆公的夫人是晉國人,她也出來調解,她說你這次抓的是我弟弟,晉惠公是我弟弟,我是你老婆,你抓了我弟弟,也出來求情,這秦穆公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做了一個決定。其實秦穆公完全一句話把晉惠公給殺了,他最後的決定是什麼呢?第一,以諸侯之禮來接待他,那這一下子,不是住死囚牢了,住那個五星級賓館了,諸侯之禮接待他;第二,兩國訂立同盟,互不侵犯;第三,送晉惠公回國。這是秦穆公第三次救晉難,這下一陣子晉惠公無話可說了,回去以後做了兩件事,第一把河西之地這回算給秦穆公了,第二件事,派了自己的太子來秦國做人質。兩家和好了。

[畫外音]秦穆公透過三次救晉難,在諸侯國中間,樹立了了良好的政治形象,但是這些行動也是明顯帶有東擴目的的,因為秦穆公最初幫助晉惠公成為晉國國君,是想要晉國的河西土地作為酬謝的,當晉惠公“趁飢”發兵襲擊秦國失敗被俘之後,秦穆公對外宣稱,要殺死晉惠公來祭天,他實際的目的,也是要求晉惠公履行諾言,獻出河西的土地,最終秦穆公如願以償,秦國的東擴初有成效,那麼秦穆公之後,又是如何審時度勢,繼續實施他的東擴計劃的呢?

秦穆公重點打交道第三個國君是晉懷公,這個晉懷公是誰呢?是晉惠公的兒子,也就是到秦國來做人質的這個兒子,把他送回來了。送過來以後,秦穆公對他很好,好到什麼程度,把自己的女兒許給了這個做人質的晉國太子,把自己女兒嫁給他了。然後在秦穆公二十二年的時候,這個做人質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