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位繼承人,那麼誰來領導這個龐大而又新生的國家呢?有一個人開始動腦子了,此人就是趙高。上一集講到趙高把如意算盤打到了胡亥身上,在趙高似是而非的歪理面前,他終於被拖下了水,然而趙高知道拿下胡亥,事情只成功了一半,要想大功告成,還必須將另外一個人拉入陰謀之中,那個人就是丞相李斯。李斯作為丞相,能號令內外臣工,在老皇帝已逝,新皇帝還沒有確立之時,他的一言一行至關重要。那麼如何才能把李斯拉下水呢?趙高又會用什麼樣的說辭呢?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為您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秦始皇》之《李斯變節》。
趙高三勸,胡亥投誠,沙丘政變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但這件事要想辦成,要想把這個圓圈畫圓,少不了李斯。李斯的角色丞相,李斯的地位老臣、重臣,手握大權。李斯如果不同意,議立太子,篡改詔書,這事兒沒門,不可能辦成。那麼趙高將怎麼樣來做李斯的工作呢?還是老辦法——談話,談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趙高不是把李斯殺了,殺了不行,殺了李斯,那人家才以為你這是搞軍事政變呢。他必須得讓李斯也能夠為他服務,而趙高跟李斯的交鋒和趙高跟胡亥的交鋒,就完全是兩碼事。胡亥當時的年齡只有21歲,很小,而李斯的年齡不一樣。李斯有兩個特點:第一是久經官場。李斯是個重臣、老臣啊,他從上《諫逐客書》,那是秦始皇十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沙丘病故,李斯主持秦國國政長達27年,將近30年掌握國政,所以這個人可以說是久經官場;還有一個特點,是手裡面的權力,他執掌朝政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李斯跟趙高之間的較量不像胡亥,胡亥三個回合就打敗了,那麼趙高跟李斯要打幾個回合呢?大家聽我細說。我們先說第一個回合,趙高一上來就單刀直入,因為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趙高也不用繞圈子了,上來就說。先皇病故,這是事實吧,遺詔立扶蘇為太子,但是遺詔沒有發出,皇帝的玉璽在我的手裡邊,知道的人範圍非常小,就那麼幾個人,只要胡亥、你、我三個人一聯手,我們就可以把遺詔改了,另外立胡亥為二世。趙高見到李斯以後,別的都不說,先把一個完整的計劃托盤說給李斯,叫李斯表態。李斯怎麼說呢?李斯的回答斬釘截鐵,他先下了個判斷,說你這一番話是亡國之言,這就定了性了——“亡國之言。”這話分量非常重啊,這不是當臣子應該說的話,這等於當頭一棒打回去了。當然趙高是有準備的,這一棒子打不死他。趙高一看第一次失敗了,第一個回合李斯不吃這一套,還“亡國之言。”好,第二個回合來了,這次來趙高就厲害了,趙高一下子指出來李斯五個不如,就是“五不如”。什麼叫“五不如”呢?是拿李斯和蒙恬相比。我們知道,扶蘇被貶以後,貶到哪兒去了呢?我們在《焚書坑儒》那一集中講過,扶蘇被貶到長城軍團做監軍了,長城軍團的主帥是蒙恬。然後趙高就拿蒙恬和李斯做了個比較,他說比的結果是,你是五不如。先說第一,你的才能和蒙恬相比怎麼樣?第二,你的謀略和蒙恬相比怎麼樣?第三,你的人氣,你人心的向背和他相比怎麼樣?第四,你的功勞和他相比怎麼樣?第五,你和扶蘇的關係,蒙恬和扶蘇的關係相比,你怎麼樣?一連串提了五個方面。李斯一聽愣了一下,回答了一句話,他說這五個方面我都趕不上蒙恬。當然,這個話我認為有點過謙,實際上如果拿李斯跟蒙恬相比的話,不是五個不如,因為有兩點我們覺得不太好比較。比如說才能,兩個人才能誰大誰小?蒙恬有蒙恬的才能,李斯有李斯的才能。再說功勞,蒙恬、李斯各有其功。所以這個才能啊,功勞啊,這不太好比。但是我覺得有三點李斯是比不過蒙恬的,這三點第一是家族,第二是人心,第三是關係,這三點李斯比不上蒙恬。我們可以分開做一點說明。
我們先說家族。蒙恬的家族在秦國已經是幹了三代了,秦昭襄王時期,蒙恬的祖父蒙驁已經是昭襄王手下的大將。蒙驁之後是蒙恬的父親蒙武,那也是秦國的重臣。到了第三代,有蒙恬在外面做將軍,他的弟弟蒙毅是秦始皇的正卿,他兄弟兩個一文一武,一內一外,那可以說秦國很多做官的人都比不上他們。李斯是單槍匹馬到秦國來打天下,所以家族的背景,家族的功勞那跟蒙恬是無法相比的,別說同日而語,不能同年而語,甚至可以說不能同十年而語。人家是一家三代為秦國服務,你才來了多少年?頂多27年。這是第一點不如。再一個,蒙恬、蒙毅我們在歷史上只看到他們的功勞,沒有看到他們明顯的過失。而李斯儘管有功勞,但他有一個重大的過失,就是他首先提出來要焚詩書,促使秦始皇下了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