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斥的家庭(6)

蘇特恩白葡萄酒選用晚收穫的熟透了的葡萄做原料,達到了〃高貴腐化〃的級別。不幸的是,高貴的腐化也侵蝕到了家族裡面。可能你會認為擁有全世界最受青睞的釀酒廠,會使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備感自豪並希望能堅持下去,然而在家族企業創立三個世紀以後,家族領導的偏執姿態引起了家族分裂。在本案例中,企業分裂的原因主要是家族成員的集體不滿,家族企業的領袖過於忽視他的那些股東同伴了,使得他們對家族的忠誠受到了極限考驗,最終導致每個人都想脫離家族事務。

律·沙律斯家族進入伊蓋姆酒莊應該是在1785年,當時律·沙律斯家族的路易斯·阿麥迪娶了伊蓋姆家族的約瑟芬……原釀酒廠創始人的直系後裔。法國這個地區的釀酒工藝舉世聞名,在當時的貴族家庭裡,每一代人中有一位家庭成員將接受家族的認證,世襲家族財產,並繼承祖傳的釀酒傳統。在律·沙律斯家族中有一個很獨斷的規定,那就是對於家族中的其他成員,即使他們是企業的共有人,家族釀酒廠和他們也沒有什麼關係。

到了20世紀下半葉,掌管伊蓋姆酒莊的家族劃分成三個集團,其中最大的集團是漢格洛特分支。這個集團由家庭成員中的多數人組成,但他們只掌握了企業很少一部分股份,他們中的部分人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企業的大部分股權由律·沙律斯家族的另外兩支掌握:長子尤金,膝下無嗣,繼承了公司最大的一筆股份,達47%;弟弟亞歷山大是叔叔波特蘭選定的繼承人,也是公司的管理人,但是隻佔有9%的股份。隨著伊蓋姆酒莊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波爾多葡萄酒莊園之一,亞歷山大也繼承了伯爵的頭銜。此時,家族中三個分支之間處於嚴重的不平衡狀態,如果無人去阻止其內部的潰敗,那便意味著律·沙律斯這個歷經數個世紀的家族將一步一步走向分裂。 高貴的腐敗

在此案例中,導火線是由伯爵點燃的。幾乎從一開始,他高貴的皇家頭銜就讓他有別於其他人。除了不遺餘力地投身於自己的事業,他有空時還會去照顧一下自己和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但是他從來都沒有送給過他們一瓶自己家聞名於世的產品。親戚們認為伯爵太過高傲,對他們過於輕慢,因而內心升騰起嫉妒和憤恨。由於他們之間的關係總是那麼緊張,因此一件小事也能掀起軒然大波。舉個例子,一些沒有參與到企業中的股東,本就對自己所得的分紅感到委屈萬分了,當他們聽到有人要拿一大筆錢在莊園內修建新的豪華浴室時,可以想象他們的憤怒程度。

1992年,伯爵採取了一些行動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為將來傳位給自己的長子波特蘭作準備。他的行為招來了其他人的強烈反擊,其他一些持股人,包括伯爵的女兒和另一個兒子(他們均未涉足家族企業)都決定退出,將他們手中的股票拋售。伯爵低估了家族中的情感力量,他的計劃嚴重失算了。是他有意選擇不去考慮家族裡其他人(包括他的子女)的想法,還是因為他有其他事情需要處理而分散了注意力?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他發現自己正面臨一個嚴重問題,他的哥哥尤金正打算賣掉自己手裡的部分股份,這一舉動標誌著律·沙律斯家族,這個世界聞名的莊園崩潰的開始,但是伯爵仍然不肯放棄權力。 伯爵出局

這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成功的家族企業家,LVMH奢侈品王國的主席伯納德·阿爾諾粉墨登場了。莊園看起來就像一塊肥肉,只要施以利誘,那些備感冷落的外圍持股人很容易就會將手中的股權變賣出去。對於從未從他們所繼承的股份中獲得過什麼回報的持股人來說,能從中發一筆橫財是一個無法抗拒的誘惑,是獲得回報的時候了。1996年11月,阿爾諾和伊蓋姆酒莊的股東們簽署了一份協議,收購了他們手中55%的股權。如此一來,LVMH已持有多數股份,似乎可以從伯爵手中奪取大權了。

伯爵很剋制地表達了他那貴族式的憤慨,他聲稱阿爾諾會毀了莊園的聲譽,併發起了兩波維權行動:一是無果而終的漫漫三十個月的法律訴訟,二是利用公共關係進行攻擊。他試圖將自己描繪成英勇的大衛,無畏地與巨人作鬥爭,而那些觀察家們也許會將LVMH描繪成恐怖的資本家怪物,給予自己些許支援。但和傳說恰恰相反,伯爵未能制服巨人,反而自己受傷,孤立地被遺棄在了戰場上。律·沙律斯家族的其他成員已經完全站在了伯爵的對立面,有人認為伯爵和阿爾諾之間的戰事,只不過是他既想要儲存自己臉面,又想要確保自己退出的時候能儘可能地獲得最有利的經濟條件的計策而已。

。▲虹▲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