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懂變通的傢伙。奧蒂斯自己也不是沒有缺點,他從來都是拒絕他人的批評,而對阿諛之詞來者不拒。堂兄弟們的抱怨讓他不勝其煩,一次他向一個朋友訴苦說:〃我的那幫堂兄弟是群麻煩的笨蛋。〃

企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奧蒂斯對自己的成就引以為傲,但同時創業的激情也在慢慢消退,他開始考慮自己何時辭掉髮行人的職務。1980年4月,奧蒂斯任命了一位非家族人員擔任發行人一職,這一職位曾是哈里森·格雷·奧蒂斯上校一手創立起來的,他希望家族能傳承下去,而如今家族四代連任的傳統被打破了。 退出和沒落

奧蒂斯退出家族企業後,家族的分裂開始擴大。奧蒂斯在位20年間,家族企業的利潤從3百萬美元增長到1億美元,然而家族的感情和團結卻背道而馳。那些對企業發展未作過什麼貢獻,對奧蒂斯又不理不睬的家族成員們更加依賴他們一年一次的股息分紅,有時他們甚至依靠家族信託基金來維持他們的生活,沒有人對企業表現出過多的熱心。奧蒂斯沒有像許多別的企業家那樣逼迫自己的長子繼承父業,他發現自己的兒子諾曼不適合這個職位,因此也就沒有把他拉進生意中。此後,在這種風氣下,家族中再也沒有可以擔當企業領導的人選了。

雖然家族仍控制著企業的一部分股權,但卻只是少部分的。這種情況所引起的後果很明顯,企業及其發展戰略落入了管理者的手中,企業開始按照他們的路子發展。奧蒂斯離開之後,企業沒有了明確的目標,也沒有了堅強的領導,不出十年,企業的命運便出現了逆轉,企業開始虧損。企業設立管理機制,其目的是透過有效的管理來維護企業擁有者的利益,但如今已形同虛設,不再有什麼效用了。家族減弱了對企業的控制,和企業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已經作不出任何有意義的貢獻了。因此,所有者決定作出讓步,於2000年將公司合併入芝加哥的一個大型媒體企業……論壇集團,但家族仍保留股權。

。←虹←橋書←吧←

第71節:分裂……被分割的家族(8)

有關錢德勒家族最近的事件,是2007年家族為了獲得論壇集團在報刊行業的控制權,家族基金代表170位受益人討論了一宗投標。如果這一行動成功,就表示錢德勒家族的創業本能有望迎來一次復甦,分裂了許久的家族或許會再次團結起來。 點評

錢德勒家族的傳奇印證了這樣一句諺語:希望是美味的早點,但又是難嚥的晚餐。這是一個關於有著超凡魅力和強大實力的創始人的故事,他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在它上面聳立起來的是一個 前所未有的帝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教訓:代與代之間傳遞的應該不僅僅只是所有權,還應有卓越的遠見、創業的信念和忠實的工作態度。不再由家族成員繼續經營家族企業,這個決定並沒有錯,但如果他們想要獲得和保留我們稱之為〃家族資產〃的財富(包括家族賦予企業的文化及內涵等方面的無形財富),那麼企業便需要堅強的領導者、卓越的遠見以及有效的戰略。這些並不都需要由家族來提供,但需要他們有足夠的關注以確保這些要素的存在,不能依靠只會依葫蘆畫瓢的管理層來作出所有的決定。這樣的結局不算是十足的悲劇,和許多類似的例子一樣,錢德勒家族的案例也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傳奇。 自由通訊公司和霍伊爾斯家族……為控制權而戰 起源

霍伊爾斯家族的故事將另一個媒體王朝的傳奇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在這個故事當中,家族矛盾產生的原因並非是冷漠的人際關係,恰恰相反,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異常親密,是意識形態撬開了家族的裂縫。這個案例中導致分裂的真實原因是第二代家族成員之間的一場爭論,這場爭論所關於的是資金的流向和所有者的出售權利等問題。兄弟之間未決的分歧,就像裝滿毒藥的聖盃一樣傳到了第三代。我們已經見到過一些類似的例子,遺留未決的問題不會因為代與代的更迭而消失。

霍伊爾斯家族的事業由R。C。霍伊爾斯於1930年創立,當時該公司是《洛杉磯時報》的主要競爭對手。《洛杉磯時報》是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媒體機構,擁有《橙縣紀事報》以及包括電視臺在內的其他一些媒體資產。R。C。霍伊爾斯崇尚自由,他的辦報宗旨是保護個人權利不被政府侵犯。1970年,R。C。霍伊爾斯去世,他的長子克拉倫斯·霍伊爾斯繼承了父親的遺產,成為了新任發行人。克拉倫斯秉承家族傳統,繼續高舉自由意志的旗幟。 裂痕出現

紛爭爆發於1980年,當時,克拉倫斯的弟弟哈利堅持認為自己應該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