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想讓我看看他?”
伏波郡王提出讓李淳為太子儀仗,以臣而謀君,必然是有重大的圖謀,但他又不曾講清楚到底要李淳幹什麼——這也可以理解,李淳畢竟還不是他的心腹,如果他真有反心,現在也不可能說明。
所以觀滄海這個“觀”字,意味深長。
李淳總覺得,伏波郡王不僅僅是為了給他一個題目那麼簡單,還透露出一種訊息,需要自己去體悟。
“算了,還是等考完再想吧!”
李淳見到周圍一眾考生都開始咬牙切齒地埋頭思索,也終於搖了搖頭,還是琢磨著先弄出劍招來交差為要緊。
——他倒是不怕,反正本來他也沒做過這樣的練習,遇到這種偏題,反而是他佔優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
李淳輕輕背誦著這觀滄海的劍法歌訣,閉上了雙目,開始體悟當日魏武的滔天劍意。
這位大劍客同樣也是帝皇之身,劍法都極為雄壯激昂,相對同時代的高手來說,意境倒更為淺近直白,易於理解——這總算對大部分考生來說是一件好事。
這一觀滄海,正是他功業初成,志得意滿之際,東臨滄海,見萬里浩瀚而有感悟,創出這流傳千古的名劍譜。
意境到此,已是極處,如何能夠從其中找出可引申的劍意,創出新招?
李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