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時雄心勃勃,上任就燒三把火
落實時難度很大,火苗再點點不著
下任時心灰意冷,反說企業問題多
離開時語出驚人,誰來都會做流星
是這樣的嗎?我看未必。我覺得是你患了水土不服症。一個企業,有一個企業的實際情況,這個情況決定你,用外邊那一套辦法不行,你得從這個企業的實際出發,再結合你的理論與經驗,想辦法。照抄照搬的東西從來都是以失敗告終。比如無產階級革命:蘇聯共產黨只需在城市發動起義,然後佔據這個城市,然後宣佈革命成功,然後宣佈政權建立,它就成了。但這一套用在中國,不行:南昌起義也是從城市爆動開始的。結果,國民黨的軍隊重兵把城一圍,狂轟爛炸,革命軍隊就不得不撤出去,進入農村,最後在井岡山找到了切入點,以農村包圍城市。再比如海爾集團的OEC管理法,很有名,很成功,但別人就是學不去,它離開海爾不可再生,它離開海爾不可複製,為什麼?海爾的情況和其它企業不同嘛。即使OEC這個管理法,在今天的海爾很成功,在過去的海爾就用不上,過去的海爾,比如在“青島電冰箱總廠”那個階段,不要說OEC,就連一個十分簡單的制度都難以落實。那時候張瑞敏上臺定了十分原始的十條戒律。其中一條是“不許在車間隨地大小便”。這是幼兒園老師經常說給幼兒的一句話,張瑞敏卻不得不說給他的員工聽。
水土不服的第三個表現是:總是和老闆思路錯位。這一點很要命,這一點會把你在這個企業的發展前程,自然而然斷送。
自己想啥都對號,老闆想法是錯號
他不表態疑問號,他要否定感嘆號
別人意見刪節號,不聽就用省略號
符號用完用啥號?不見下文用句號
很多職業經理人都是這毛病,提一個看法,一個思路,要去執行,老闆說可以幹勁十足,老闆說不行產生情緒,最後反而說老闆不行。事實上真正的職業經理人,都是按照老闆的想法去做事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更比老闆瞭解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
附: 史案擷英
看諸葛亮怎麼辦?
諸葛亮給劉備出過一次主意,劉備以為可行,但就是不去執行:火燒博望後,曹操大軍壓境。他們守在新野這個小縣城,馬上就有被曹操消滅的危險,怎麼辦?只有逃。孔明給劉備說,現在荊州劉表已經死了,蔡瑁、張允、蔡夫人等,不但把荊州白給了曹操,而且廢長立幼,違背劉表遺言。我同意伊籍的計劃:以弔喪為名,帶兵前去,把蔡瑁等騙出來綁了,把那幫人殺了,荊州就成我們的了,我們也有立足之地了,也就不怕曹操來了。劉備說:這個思路不錯,可行,但不能這樣做。我表哥臨終的時候,要我照看他兒子,如果現在把他兒子殺了,把他的地盤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