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看起來,你還是關心我的。”她說。
“呃?”我問。
“你不關心我,也就不致感到沮喪了。”
下一次見面時,海倫完全變了樣。她過去對很多事情避而不談,如今卻像換了一個人。她原原本本地告訴我,她以前的經歷和感受。不到一個星期,我就找到了她的疾病的癥結,並且迅速確立了理想的治療方案。
我在治療中的反應,對海倫有著特別的意義。我做出恰當反應的前提,在於我們的交往越來越深入,在於我們都為治療付出了努力。心理治療最重要的原則之一,不是依靠單純的激勵,不是藉助於任何“符咒”或採取特殊治療方式,而是醫生與病人之間,要彼此做出承諾,要進行卓絕的努力。治療者必須為了病人的成長而進行自我完善,承受沒有退路的風險。他們要始終如一地關心病人,願意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換句話說,真正的愛,是讓心理治療順利進行的最重要因素。
如今,西方的心理學著作,其數量之多,讓人眼花繚亂,卻大都忽視了“愛”這個題目。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印度教派的智者指出:愛,是力量的來源。然而在西方心理學著作中,只有個別分析心理治療成敗得失的文章,才偶爾提到愛的問題。而且,它們頂多是提到“親切感”、“同情心”等特質有助於心理治療取得成功。“愛”這個題目,似乎令心理學家們感到尷尬,以致極少提起。這種情形有諸多原因,原因之一是,我們常常把真正的愛與浪漫的愛混為一談。另外,我們偏重於所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