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國”、“諶離國”、“夫幹都盧國”、“黃支國”、“已程不國”都有貿易往來,但漢書裡記載的這些國家都是現在的什麼地,專家們還在爭議討論中呢。
漢代富人的困惑——家在何方?
如果在漢代做富人,你會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家在何方?
西漢的二百來年間,隨便翻翻《漢書》就可以看見十來次、在政府指引下的富人集體大搬遷。
劉邦那就不說了,天下平定後,向都城引進點人口是應有之義;
漢惠帝時曾經兩次髮長安六百里內的人口入長安,兩次合計遷徙了三十來萬人;
漢武帝時,兩次把郡國豪傑以及資產三百萬以上的富人都遷徙到了茂陵、雲陵;
漢昭帝時,則募民遷徙雲陵,這次好一點,是募集,不是強迫遷徙,隨後有遷三輔富人到雲陵;
漢宣帝時,又遷郡國吏民資產百萬以上者到平陵、杜陵;
漢成帝時,又遷郡國豪傑和資產在五百萬以上者到昌陵……
土是王土,臣是王臣,王讓你遷一遷,沒問題吧?呵呵
只可惜這個生意還是要講究地利、人脈的,過個幾十年,全國富人就要來一次半強迫性質的舉國大搬遷,雖然都搬到了一起,或許能夠發回聚集效應、能建設幾個總部基地,但每次搬遷,就意味著原有的營銷體系、人脈都要推倒重來了,這在漢代那種人流、資訊流條件下,對一個企業還是影響比較大的。別說那時候,就是擱在現在,你把上海的富豪硬搬到北京來,他那生意也未必能繼續做的那樣好了。
家在何方?業在何方啊?
。 想看書來
王莽激情引發經濟大出軌(1)
儒家:從江湖到廟堂
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從此之後,儒家登堂拜相的人數越來越多。錢穆大師總結過,漢朝開國時,擔任丞相的先後有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灌嬰等,幾乎都是部隊出身;文景之治的時候,也主要是開國軍人、或者周亞夫、劉舍這些*做丞相;漢武帝一開始用的丞相也主要來自於公候世家,只有公孫弘是以布衣資格拜相,從某種角度上看,這公孫弘是真正的“儒家第一相”,從此之後,儒家力量越來越大,漢昭帝、漢宣帝時,只有出身儒家才有資格當丞相。
從軍功、到世家,到儒家,在這種人事制度變遷背後,實際上體現著儒家力量的逐漸增強,漢初,儒家不過是黃老大政方針下的百花之一;漢武帝時,已經是國家欽定思想;此後,儒家已經從思想領域,堂而皇之的切進政治領域。
回首孔子周遊列國,鬱郁不得志,悠悠三四百年啊,儒家學術終於從江湖之遠,走到了廟堂之上;完成了從草野向冠冕堂皇的轉變。儒家學術地位的這種轉變,對中國民族的哲學價值、思想價值,先哲討論已多,本文不想做太多涉及。
之所以在文首先簡單回顧一下儒家的廟堂歷程,是因為在西漢後期,儒家學術是如此的興旺發達,是如此的勢不可擋,是如此的縱橫在思想領域、政治領域,乃至經濟領域,在這種任意馳騁的大背景下,儒家思想所蘊含的復古主義思潮,終於掀起了一場經濟發展史上的大風暴、大悲劇,這場悲劇的第一號男主角就是——王莽。
從政治復古到經濟復古
貨幣主義的當家人弗裡德曼在《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表示:人們普遍相信政治和經濟是可以分開的,並且基本上是互不相關的,相信個人自由是一個政治問題,而物質福利是一個經濟問題;並且相信任何政治安排可以和任何經濟安排結合在一起。這種觀點是一種錯覺,在政治和經濟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政治和經濟的安排只可能有某些有限的配合方式。
公元9年到23年,王莽創立“大新帝國”,在全社會近乎瘋狂的復古主義思潮下,在政治領域復古主義的驅動下,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綱領、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承諾,以王莽為首的一干政客“相信任何政治安排可以和任何經濟安排結合在一起”,開始從政治領域試圖逆向驅動經濟,終於搞了一次經濟大復古,不顧人口質量與數量的現實情況,不顧知識存量,只想在激勵機制上做手腳,志向是遠大的,但結果是他失敗了,而且失敗的很慘。
王莽這孩子成功就成功在能把儒家的那套假道學玩得出神入化,翻翻史書,王莽的文章、詔書中隨處可見引用的子曰、詩云,一會《孝經》、一會《春秋》什麼的,儒家的東西領悟的很透徹、學習的很到位,也就是靠著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