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韋比上次冷靜了許多,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不比年輕小夥子。但是,呂不韋還是對趙姬的來信作了冷處理,不予回覆。他要維護男人的自尊,擊潰趙姬的自信。他就是要爭一口氣。不服軟,不道歉,想要我來幫你,門都沒有。
於是,又有了第三封信。呂不韋見信一笑,知道趙姬實在是走投無路了。趙姬徹底放下了太后的身段,在信中甜言蜜語,軟聲乞憐。呂不韋可不糊塗,他了解趙姬這個人。她總是粗心大意、混亂不堪,砸碎了東西,毀滅了人,然後就退縮到自己的權勢堡壘或者麻木不仁之中,讓別人替她收拾爛攤子。而她……她從來不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她那小小的心裡,歸根結底是隻夠裝得下她自己的。
雖然呂不韋知道趙姬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救藥的女人,他也完全能夠預先猜出她用來對付他的一招一式,可他就是抵擋不了。沒辦法,在女人的手裡,有些招式就是那麼無敵。而趙姬在信的結尾如是寫到:殘敗之身,愧入故人之眼;將老紅顏,猶望呂郎垂憐。這已是表達了願意以身相許、鴛夢重溫的意思。呂不韋心軟了。她已經得到懲罰了。要知道,趙姬一直是他心中最大的缺憾。在人生的暮年,如果能夠和她破鏡重圓,未嘗不是美事。這意味著趙姬寬恕了他的罪,老天寬恕了他的罪。他曾經以為,素腕秉燭;紅袖添香,那些歲月早已遠去。如今,他又重燃起了希望。儘管趙姬年華已逝,不再擁有當年那副讓他不惜為之而死的容顏。可是,她始終不能是別人,她終究是屬於他的趙姬。
呂不韋開始盤算搭救趙姬的利和弊。他現在的處境已是自顧不暇,嬴政正愁抓不到他的把柄,而他偏在這時候強出頭,要來營救趙姬,風險之大可想而知,弄不好自己的性命也會賠進去。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能成功救出趙姬,則他不僅多了一個同床,更是多了一個同盟,美氣得很。
是的,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也是一個簡單的決定。
。。
第二十二章 母子決裂 3、最佳人選——李斯
且說於公於私,呂不韋決意要救趙姬。要救趙姬,就意味著得說服嬴政改變主意。呂不韋親自出馬,顯然不太適合。他必須要找一個代言人,這個人必須是一個傑出的說客,同時又對嬴政有著足夠的影響力。上天入地,還能有比李斯更合適的人選嗎?
李斯正在家中督促兩個兒子讀書,忽聽到呂不韋來訪,心中暗暗納悶。都說呂不韋已閉門謝客數月,不問世事,今天卻突然不請自來,雖不知其來意,但想必不會是什麼好事。
兩人坐定,客套已畢。呂不韋道:“不韋有事相托,能成此事者,舍客卿不作它想。”
李斯一聽,立時有不祥的預感,趕緊推辭道:“辱蒙相國抬愛。李斯無才無能,恐負相國重託。”
呂不韋道:“客卿不必自謙。不韋生平閱人無數,以才能器量論,無人能及得客卿。”
以前都是李斯給呂不韋戴高帽,風水輪流轉,今天呂不韋反過來給李斯戴起高帽。李斯惶恐不安,高帽越高,則所託之事必然越艱險。李斯道:“敢問相國所託何事?”
呂不韋道:“今太后居雍縣棫陽宮,大王居咸陽,母子分離,不得相見。不韋忝為相國,心實憂之,不韋本欲自諫,無奈見疑於大王,恐諫而無功,故爾欲請客卿勸諫大王,收回成命,迎太后歸咸陽,母子團聚,以盡孝道。”
李斯臉色一變,心想這不是讓我去送死嗎?於是答道:“太后之事,乃大王裁定。大王有令,相國也當聽聞,凡敢以太后事諫者,戮而殺之,蒺藜其脊。李斯非惜命之人,只是此事乃大王家事,非臣子所當與預。”
“客卿所言差也。王室之家事,實國事也。君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負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聽,是君負其臣也。為臣之道,寧可君負臣,不可臣負君。今大王囚禁母后,悖行逆天,國人恥笑,客卿能坐視乎?”
李斯閉上眼睛,沉默著。呂不韋看來是鐵了心要救太后。李斯知道呂不韋和太后有過一段綿綿舊情,但算來也是多年前的往事了,為了一個徐娘半老的女人,至於嗎?
呂不韋見李斯不說話,已猜到他大致的心思,於是作出推心置腹之態,道:“不瞞客卿,不韋當年與太后確曾相好。然今日不韋欲救太后,非關舊情,關乎社稷大計也,名為救太后,實為救大王於不孝不仁之地。大王素信客卿,客卿所言,大王能聽。不韋生平未嘗求人,今日開口相求,客卿萬勿推辭。”
李斯道:“大王正在震怒之際,非能納諫之時。況令出未久,無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