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現、尚未理解就開始學習應用的構造之一”。自發協作儘管重要,但是Barnard認為有意協作很重要但被人們低估了,後者被定義為“人們之間的有意識的、經過深思的、目的性的合作”( Barnard,1938:4),並透過正式組織尤其是層級制實現。

我也承認,經濟組織的中心問題是適應性。Hayek 和Barnard都是正確的,因為他們各自提到的適應是不同型別的,二者都是高績效系統所需要的。Hayek所說的適應性是將價格作為有效的統計工具,商品的供需變化透過價格變動反映出來,個體參與者相應採取正確的行動(Hayek,1945:527),我把這種適應性稱為……A,A代表自發,這是新古典主義的理想狀況,其中消費者與生產者參照價格變化獨立地作出反應,從而使各自的效用、利潤最大化。

若是所有的問題均為此種型別,那有了適應性A就足夠了。然而有些問題需要相互協調反應,以免單個參與者相互矛盾的行事造成次最佳化。協調失敗可能是因為自發的各方對於訊號的解讀和反應不相同,即使他們的目的是獲得及時的、相一致的、相容的反應。Malmgren(1961)提到的“非收斂的期望”便是對它的表述。雖然原則上,收斂性的期望可透過由某一方為大家解讀並分析此資訊來實現。但主導方可能會採取策略行為……歪曲資訊或者不完整地、有選擇地披露資訊。

推而廣之,長期相互依賴的雙方之間會意識到不完備契約需要不斷查缺補漏,有時會使雙方放棄結盟。雖然彌補缺陷,糾正錯誤,以有效的重新安排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但事實上最後收益的分配仍是不確定的。可以預見雙方會產生利己的討價還價,而討價還價自身成本很高。

主要成本在於討價還價期間交易未能適應環境,事後的討價還價又導致之前雙方的約定沒有效率(Gros*an和 Hart;1986)。

由於對協調性投資和對非競爭性(或較少的競爭性)協調的重新組合的需要在頻率上和重要性上都有所增加,人們轉而依靠不同的機制。這種具有協調性質的適應稱作適應性C,C代表協作,Barnard強調要有意識地、經過深思熟慮並且有目的地設計適應性的內部協調機制。獨立適應性充其量不過使雙方達成並不完備的重新匹配並且雙方仍可能相互矛盾地行事。為了避免產生如前所述的與策略性談判相關的成本和延期,要重新構造這種關係:即以層級製取代自發關係。對於雙邊或多邊交易而言,權威關係(指令)比自發關係更富有適應性。

B�工具(Instrument)

人們通常認為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是在採取其他形式失靈的情況下,組織最後選擇的形式。這是因為在適應性A上市場具有“神奇的力量”。假定一種困擾,此時價格是有效的統計工具,個體購買者和供應者可自主地調整定位。當獲取個體淨收益時,每一方都有很強的激勵來降低成本、有效適應。當結果與這種行為高度相關時(Williamson;1983);它就是高能的激勵結果,其他自發交易者既無合法的收益要求權又不必對損失負責。此時無法人為操縱會計制度來分享收益或者補償損失。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比較經濟組織:對離散組織結構選擇的分析(8)

當考慮到雙方的相互依賴性,事情就會更加複雜。如上文所述,雙邊依賴透過層級制帶來了實現收益的機會。相比較市場而言,當雙方逐漸依賴時,由正式組織精心安排的協調適應性機制處理意外困擾時更加具有優勢。但C類適應性獲得收益要付出代價。不僅企業內部相關部門理直氣壯地宣稱收益中有他們的功勞(程度不確定的),就連虧損部門也會要求別的部門應該因虧損受到懲處。而且公司總部不管各部門偏好如何,可採取很多方式利用會計系統重新分配資源(透過改變轉移價格,分配經費,庫存慣例等等)。結果是內部組織降低了激勵強度,增加了官僚主義的成本(Williamson;1985:chap 6;1988)。

這三個特徵……A類適應性、C類適應性和不同的激勵強度,並未涵蓋市場與層級制之間的重要區別。對於行政控制不同程度的依賴也很重要,而且如上所述,每一方面所隸屬的契約法體系也很重要。在此觀察到如下兩點就足夠了:(1)相比較企業之間的行政控制而言,層級制由企業內部行政控制的效率差異所支援;(2)企業內部的激勵強度有時會被蓄意抑制。激勵強度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