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龍沫之香。”

雀娘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蘇度情又拿起了那把古劍,“鏘啷”一聲拔劍出鞘,只見一片青光瀰漫,寒氣逼人。雀娘鼻子發酸,忍不住“阿嚏”一聲打了個噴嚏。

蘇度情輕拭劍脊,凝神細觀,半晌說道:“此劍品相不凡,光華暗湧,刃如破天一線而銳利內斂,劍脊上銘文刻的是古文‘夾’字,筆法古拙,有王天下者氣,該是夏朝帝王‘啟’的佩劍。我曾聽一位鑄劍名師說過——媽媽可還記得?那鑄劍師曾痴戀於我,亦授我相劍之法——他說啟在位第八年,鑄銅劍一,長三尺九寸,藏於秦望山腹,背刻二十八星宿,面刻山川日月,其刃如青天一線。”

雀娘看去,卻只覺得那劍烏濛濛的毫不起眼,倒是劍上鑲的一塊青玉石價格不菲。

蘇度情愛不釋手地撫玩良久,才把劍放回案上,順手拿起了那件形貌寒磣的皮裘,凝神沉思,彷彿在考慮什麼重大疑難的問題。雀娘也不敢打斷她,在一邊瞪大眼睛看著。良久,蘇度情忽然輕輕“咦”了一聲,奇道:“難道是它?!”

雀娘問道:“怎麼?”

蘇度情搖搖頭,半晌說道:“古史有載:西漢時候,西戎曾經進貢漢武帝一件寶物,那名字叫什麼來著?……是了!是叫做吉光裘!據說此物入水數日不濡,入火不焦,漢武帝賜予了座下一名軍功赫赫的大將,可惜名字忘記了。那將軍興兵閱陣,在塞北苦寒之地時每每都穿這吉光裘,風雪不侵,甚至可遮蔽箭矢。那都是傳說。這一件是不是那真的吉光裘,咱

們可以試試看。“

“不過嘛……也不急在一時。”她又道:“且容放一放,先看看這個。”

她們轉過身來,面對那一方古怪的銅鏡。雀娘定睛看去,只見銅鏡高約三尺,古銅為框,框鑲寶石,鏡框上嵌有大篆古字,字型古拙。蘇度情沉吟片刻,猛然間一拍巴掌,笑道:“是了!”

雀娘忙問:“又怎麼?”

蘇度情伏身過去,出人意料地吹熄了條案上的蠟燭,屋子一下子就陷入黑暗中。雀娘出其不意,嚇了一跳,驚叫道:“你做什麼?”話音未落,屋中忽然大亮,那鏡子中光韻流動,發出青熒色的光芒來,照亮了整個房間。鏡中倒影的兩人的幻象,極其真實自然,彷彿真人非真,幻象非幻,真幻相融,亦真亦幻。其情其景異常詭異。

蘇度情看著會發光的鏡子,又看看雀娘,後者面色蒼白,手足顫抖,嚇得魂不附體。蘇度情強自鎮定,勉強一笑,對那鏡中自己的倒影,輕聲說道:“影子啊影子,真是幸會幸會。”

就在這時,更加令人驚怖的事情發生了!

蘇度情話音未落,那鏡中人的幻影竟然急不可待地尖聲回道:“你見我有何所得?又有何所失?”

雀娘只覺得頭皮發麻,尖叫起來。叫聲中,蠟燭驟然亮起,只見鏡面光華頓時隱去,青濛濛的如同一塊平常鏡子。蘇度情面色發白,緩緩說道:“果然如我所料。”回顧雀娘,只見老鴇子神色張慌失措,臉如金紙一般,彷彿被魘住了,連連驚問道:“怎麼回事?這是什麼邪物!?”

“這不是邪物。”蘇度情搖頭道:“異志野史中曾有記載,說周靈王起昆陽臺,渠疍國進獻火齊鏡,高三尺,暗中視物如白晝,向鏡說話則見影子應聲。我一直以為是荒謬怪譚,沒想到確有其事。所幸的是,我恰好記住了古書上所載的鏡框上的銘文,所以才能僥倖認出來。”

雀娘目瞪口呆,兩隻手只是顫抖,死盯著那面詭異的鏡子,嘴角神經質地彎了一個刀鋒般的弧度。

蘇度情深吸一口氣,燭光晦明幽暗,銅鏡邊一物在光影中閃閃發光,正是那枚金針。她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起,放在燈光下細看。

過了良久,雀娘漸漸不耐煩起來,正要問話,只見蘇度情卻直起身來,輕輕放下了金針,轉身入了內房去。雀娘剛要說話,卻見她又折回來,手中多了一件白色衣衫。

蘇度情回到案前,把白衣鋪在案上,插金針於衣襟之上,託在掌中。陡然間,手一鬆,衣服飄然落地,卻竟然用腳踩住了,在泥塵中盡情地踏來踐去。

雀娘大奇,問道:“你做什麼?”蘇度情不答,只是不停地踐踏那衣衫。過了好久,才拾起衣衫,在燭光中展開後,卻見白衣如雪,片塵不沾。

蘇度情嘆了一口氣,道:“果然是它!”

“是什麼?”

“《華唐記》中有記述這件寶物,”蘇度情悠然道,“唐朝有處士皇甫玄,有一物名叫避塵針,插針襟上,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