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作品:跑官

作者:田東照

內容簡介:

吏治腐敗說到底還是一個政治體制問題。人們之所以對當官如此感興趣,無非是因為中國的官是終身制,上去就不下來。別看薪水低卻含金量很高的,種種特權加之任用機制不完善有不少空子可鑽,人們能不趨之若鶩嗎?希望還在於改革。

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你很難簡單地用好與壞去鑑定他。有些人政績水平真還不錯但他的做法手段又令人作嘔。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群體,而且在支撐著基層工作。

《跑官》

《賣官》

《買官》

《騙官》

正文

自序

近來寫了幾個中篇,內容全是官場事,每篇的題目也索性冠以一“官”字,這就引起人們的關注,於是寫信的,打電話的,當面詢問的,簡直有點應接不暇。

我問,這是怎麼啦?一位朋友告我說,你一向寫農村題材,寫了多少年,寫到現在了,滿以為你將在農村題材上劃個句號,可設想到你突然問改弦易轍,一篇接一篇地寫起官場小說來,你想想,所有關心你的人,誰不想知道其中緣由以及你的想法和打算呢?

既然如此,利用出書機會,以“官場”為話題說點什麼,似乎也就不顯得多餘了。

對於官場,我經歷了前後兩個不同的時代,自然也是商種不同的感受。在我上學的時候,比如五六十年代,官場比較淳樸清廉。我父親是個科級幹部,這在當時那個山區小縣,也算得上一個官了,但沒有給我留下任何特權的印象。整天揹著行李到鄉村下鄉,我的上學以至參加工作,都與父親沒有一點關係。惟一優越於村裡人的,是每月七十二元的薪金。父親在一個離家二百餘里山路的邊遠地方任副區長,希望調近點,好照顧家,可難於開口,直到退休,也沒向組織提出過。這一點給我的印象很深。

進入新時期之後,官場的風氣大變,向組織講困難提要求理直氣壯,伸手要官也是常有的事。再往後,就有了跑官,買官之事,叫做“不跑不送,原地不動,既跑又送,提拔重用”,於是跑成了正常的事,不跑反倒不可理解,也沒人相信。顯然這同父輩們那時官場風氣是大不相同了。我對這前後兩種官場風氣聯絡起來思考的時候,更有了創作衝動並動起筆來,寫了一位五十多歲的縣委書記,他是在新時期開始做官的,但他又是從前一個時代過來的人,所受教育自然同年輕一代不同,那麼這樣一個人,他在現實面前,在各種各樣的壓力之下,從心靈深處經歷了一場艱難而又痛苦的選擇,最後終於復歸自我。這就是中篇小說《跑官》。

寫《跑官》原本是偶然為之,並沒有搞系列創作的想法,可是此作發表後,反響較大,《小說月報》。

《新華文摘》、《作品與爭鳴》等十一家報刊予以轉載,並由深圳電視臺搬上螢幕。還有改編成廣播劇和連環畫的。這對我是個極大的鼓舞,朋友們也鼓勵我在“官”字上繼續幹下去。我便又寫了一篇《買官》。此作發表後,《小說選刊》和《中篇小說選刊》相繼轉載,《西安晚報》也予以連載,併入選《小說選刊》編選的《中國年度最佳小說·′99中篇卷》。這時幾位朋友比我還來勁,為我開列名單,有的開了五篇,有的開了七篇,還有的開到十篇,都是一些帶“官”字的題目。當時我興致也高,便接受了朋友們的建議,一鼓作氣又寫出了兩篇,就是《賣官》和《騙官》。至此,朋友們開列的單子已寫了差不多一半了。

寫當下官場,自然要對跑官、買官、賣官這種社會現象加以分析研究。跑官買官賣官之事,雖然不像人們傳說的那樣玄(傳言常常是帶有水分的),但也絕不是哪個人編造出來的謊言,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在某些地區或是某些部門甚至是很嚴重的。那些急於想上而又不好上或是根本沒有可能上的人,就寄希望於萬能的孔方兄,這幾乎成了一種思維定勢。當然權錢交易之事,並非如市場購物那樣簡單,過於直露和赤裸,往往會招致失敗。這就得在時機、藉口、方式方法、送錢還是把錢變成有價的別的什麼東西等諸多方面動腦子,做到送者並沒有行賄的尷尬與不安,受者也沒有受賄的難堪與顧慮,一切都做得自自然然,冠冕堂皇,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你很難簡單地用好與壞去鑑定他。有些人政績水平真還不錯,但他的做法手段又令人作嘔。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實實在在存在的群體,而且在支撐著基層工作。

比如《買官》中的陳曉南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他還是一個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