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料到周全功一路御風浮雲劍十分厲害,刺客行刺他不成,反被他殺死。
如些一來,王翠翹就桶馬蜂窩了。周全功懷疑王翠翹跟倭寇勾結,發榜全城,通緝捉拿王翠翹。王翠翹只得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帶上自己的妹妹和一個叫金豔梅的姊妹一起,跑到徐海的山寨中避難。後來,王翠翹做了徐海的押寨夫人,金豔梅做了徐海的部將。
當三個弱女子被強權暴政壓迫轉輾於海上,流落在倭寇佔領的海島尋求生存空間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衛道士歌頌帝王英明仁政的文治偉績,明朝官軍屠戮婦嬰的強大武功,不幸全被這幾個不識大體投入倭寇懷抱中的女子抹黑了。
但是中土食肉的禽獸們,卻居然坐在朝堂中道德制高點上昂起頭來,指責王翠翹等弱女子投靠倭寇是為虎作倀的漢奸行為。“你們這些不識大體臭婆呀,為什麼不去死呀,不去上吊投井呀?你們仗節而死我或者給你豎個貞節牌坊。你們投靠倭寇苟且偷生是什麼意思?這不是往我臉上抹黑嗎?顯得我們不如倭寇更有同情心更有人情味嗎?”這些偽道士只准別人死,卻不準別人揭穿他們的偽善面目。一個個不知道自己臉厚心黑,毒比蛇蠍。
虛偽的清流啊,你們讀了哪麼多書,應該還有良知,還懂人道。你們有什麼臉抓她們?她們到了這個地步,是不是你逼的?她們到了這個地步,你還不放她們一條活路嗎?
我們知道王翠翹在倭巢中轉了一圈安然無恙回來,這就證明並非所有倭寇都是魔鬼和禽獸!
第五十四章 徽商興衰
明季倭寇騷擾東南沿海一事,始見明初,到嘉靖年間猶為猖獗。《明史》稱這一時期為“嘉靖大倭寇事件”。究其成因,固是朝庭罷卻市舶司衙門(嘉靖八年(1529年)給事中夏言(後擔任首輔)奏稱此禍起於市舶,朝廷於是痛下決心,撤消了寧波市舶司,關上了日本朝貢的大門),致使倭人跟我國通商無門,於是生出這個變故。倭人大舉入寇明朝海濱,跟當時名聞天下的一代徽商巨賈汪直多少有點關係。此事說來話長,且從徽商如何經營生理,如何上東洋下西洋通商貿易的事情說起。
徽州又名歙縣。徽州四面環山,山高坡陡,田地貧瘠,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說法。在文人眼裡山清水秀,在當地人看來只覺得是窮山惡水,要想有出路,只有走出大山到江湖上闖蕩。徽州有民諺:“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徽州為了繁衍生息,養家餬口。男子十三四歲時便要獨立,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往外一丟,由他自生自滅去了。於是無數徽州少年年紀輕輕背井離鄉,闖蕩江湖尋覓生計。或替人作夥記長工,起草貪黑當學徒練習本領,賺二厘半分銀子過活;或作販夫走卒,風塵撲撲馳驅商道。一些頭腦機靈的能人在江湖混久了,眼界開闊起來,便擔當起物流的角兒,大著膽兒從北方批發一些貨物,肩挑揹負,或馬馱驢拉,或車裝船載,跟著負褓商旅走到南方去出脫。異地交易,物以稀為貴,能得二三倍厚利。若以此艱苦打拼,精打細算,日積月攢,從小到大,也能攢起潑天的傢俬。
徽州人勤勞勇敢,擅於鑽營,不斷地把本土出產的貨物推銷到外地。漸漸形成徽硯、徽墨、徽扇、徽紙等獨具地方特色的精美手工藝品,並隨著徽人商旅流傳於世,在唐宋明清均享有盛名。
徽州民風撲實,重鄉情,講信用。商人之間都注重抱團協作,組成徽商集團,共同進退。後來徽商與東洋倭人、西洋胡賈做起海外貿易生意時,同時形成勢力龐大的“海商集團”。汪直、徐海、陳東這些人都是海商集團的佼佼者,他們的身份先是商人,然後才是伺機搶劫的海盜。別以為汪直、徐海、陳東這些海商集團是專門為搶劫而做海盜的,他們是為了做海外貿易生意不得不選擇做海盜。假如明朝政府不關閉市舶司,他們也許不致於淪落成為走私犯和“倭寇”。
徽州人重鄉情,分外注重鄉誼親情。凡是在外謀生的徽商,都互相關照,互相提攜,這是徽州人不成文的千年不易的規矩。若有同鄉經營不善而致破產,需要老鄉支援贊助,只要其人行為端正,不嫖不賭,有誠信口碑,一般都能得到鄉鄰朋友的接濟。正是這一條互相扶持患難與共不成文的古訓,不知成全了多少人。成功者獎掖後進,提攜後輩。這種抱團給力的商隊在生意場上戰無不勝,徽商逐在明季勃起,興隆一時。
徽州人有一套商道理論。例如“踏踏實實做人,光明正大談生意。”、“小勝憑智,大勝憑德。”、“錢財取之於民,用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