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彥想想也是,就認同胡來的說法,留在營裡靜候倭賊來臨。這夥倭賊真有能耐殺過來嗎?倭賊敢再來他們大營撒野的話,大夥兒戮力同心,殺他一個片甲不留。
“這件事,我正要跟你籌劃一下!我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胡來一邊打拱作揖,一邊用懇求的眼神望著羅彥,看得出他是很希望羅彥留下營裡保護他。羅彥當然願意承擔這個責任,並有種捨我其誰的氣慨。合計合計吧,結合大夥兒的智慧,才能找到對付這幫畜生的辦法。
胡來跟羅彥等人商量如何對付王婆留這個隨時可能殺來的劇賊。羅彥把他的設想向胡來和盤托出說:“我想試用三個方法對付這幫畜生,第一個辦法就是設陷阱,在他們必經的路上挖一個陷阱讓他們陷進去;第二個辦法就是設牢籠,做一個大牢籠,然後設法把倭賊引入牢籠之中,把他們封鎖起來後,再想方設法幹掉他們;第三個方法是設迷魂陣,依四周地形建造一個連環陷阱,把倭賊引入迷魂陣中,利用迷魂陣困住這幫畜生,再慢慢收拾他們。這三條計策,前面兩條都不難實施,最後那個方案就頗費人工了,需要一點時間與人力才能完成迷魂陣的佈置。如果這三條計策都用上了,那幫畜生還不讓鉤的話,那便拿他們沒辦法了……”
南京東城千戶所所有士兵都被胡來動員上陣幹活,挖陷阱,制牢籠,佈置迷魂陣,忙了一天一夜才把這些活兒做完。忙完這些事情,但聽大安德門外的喊殺聲尚未停止。胡來在箭樓張望片刻,看不出什麼門道。又派士兵過去打探訊息,士兵不久回報說,已看不見楊虎、陳龍的部隊了。胡來聽了士兵的稟告,也很吃驚,便叫士兵繼續勘探。
楊虎、陳龍的錦衣衛隊哪裡去了,這麼說他們被倭賊吃掉了嗎?難以置信。
南京是明朝的留都,守城兵力不下萬餘,周邊衛所明軍尚不計算在內。但王婆留和他五十二個兄弟,居然大張旗鼓的進攻南京了,上演了一幕以寡凌眾的鬧劇。
王婆留先衝擊大安德門,留都守兵在城上以火銃阻擊。他們只得沿著外城小安德門、夾崗等門,往來窺覓城中,象旅遊團一樣走馬看花。王婆留很清楚憑他這點兵力是無法撼動南京分毫。南京異常堅固複雜,對於冷兵器時代計程車兵,這樣的城牆簡直是怪獸。後世湘軍圍攻太平天國十年而不破,炮彈打到城牆就被彈開,實在是賴堅固的明城牆之功。明朝初建時,南京有十六座外城門,大安德門是其中一座,外城門俗稱“土城頭”,和高大厚重的內城門不同,它是利用南京郊外的天然崗壟建築而成,是城磚和土混合築成的。但就是這樣的土城頭,僅憑几十人和冷兵器就貿然發動進攻,只能用以卵擊石來形容了。
事出倉卒,而且對敵情一無所知,南京舉城鼎沸,軍民皆驚。南京最大的官員兵部尚書張時徹匆忙下令關閉城門,並命令市民自備糧械,登城守衛。
後來,目擊此事的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在筆記裡,憤憤不平的挖苦道:“賊才五十三人耳。南京兵與之相對兩陣,殺二把總指揮,軍士死者八九百,此五十三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門緊閉,傾城百姓皆點上城,堂上諸老與各司屬分守各門,雖賊退尚不敢解嚴。夫京城守備不可謂不密,平日諸勳貴騎從呵擁交馳於道,軍卒月請糧八萬,正為今日爾。今以五十三暴客扣門,即張皇如此,寧不大為朝廷之辱耶?”
當時,明代著名學者歸有光也在南京城內科考,同樣的感慨不已:“平昔養軍果為何?”
不過,對於王婆留和他五十二個兄弟來說,南京城實在顯得太大太結實了。他們不可能攻下固若金湯的南京城,他們冒險巡狩南京城外,志在威懾,讓大明軍兵領教海賊戰鬥意志和非凡的勇氣。不管怎麼說,王婆留和他五十二個兄弟創下了史上攻打南京的兩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第一:最小的部隊,最不自量力的進攻。
王婆留和他五十二個兄弟在大安德門來回巡行的時候,與楊虎、陳龍和幽冥七子為首這一支代表明軍最強戰鬥力、且裝備精良的部隊窄路相遇,一場激烈的遭遇戰由此展開。
“猢!”、“吼!”、“噢!”眾海賊如一群嗜血的怪獸,厲吼聲如驚雷霹靂,足以震裂官兵的耳膜。
王婆留驅馬前衝,他那坐騎黑炭也很爭氣,後腿一蹬,泥沙四濺,竟然蹬出一個灶頭大小的土坑,呼的一聲沖天而起,躍起丈餘,象一記沉重鐵拳,徑向眾官兵站立的方位,以泰山壓頂之勢砸下來。
黑炭尚未落地,王婆留刀光已至。令人窒息的氣壓足讓所有站在前沿的官兵感到呼吸不暢。夾著一匹馬力的倭刀從天而降的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