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沿著慎公祠一側的小巷,來到小溪邊,走到村外上了路。
毛澤東一行到了寧岡(礱市)的四軍軍部(中藥鋪),朱德、陳毅已提前一天到達這裡。他倆人聽說毛澤東到了,興致勃勃地迎出來。毛澤東一見高興地說:“呵!你們早到囉。”
朱德興致勃勃地說:“部隊已經休整了幾天,戰士們的體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恢復。”說話的當兒他們已經在屋中坐下。
毛澤東道:“這一仗,你們打的很是乾淨利索。”
朱德風趣地說:“這一仗我們用的既是岳家軍的回馬槍,又是關老爺的拖刀計。在龍源口三下五除二,嘁哩喀喳就解決了。”
紅軍主力部隊從戰場上撤下來,在寧岡進行了必要的休整和整訓,同時還進行了政治教育。毛澤東在這裡,完成了他的著名著作《井岡山的鬥爭》。譚政也替他謄寫好了,一式兩份。
此間,1928年11月14日至15日,在江西寧岡的新城召開了中共紅四軍第六次代表大會。在這個會議上著重討論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問題,透過了政治、軍事、經濟、紀律等問題的決議。選舉了以朱德為主席的軍委。軍委隸屬於前委的領導。
會議結束後,毛澤東又回到了寧岡四軍軍部。這一日上午,譚政帶領地下交通員從外走進來。交通員手裡拿著一把半新不舊的紅色紙傘,直接到了毛澤東的住房。
毛澤東剛審閱完全部書稿。
“毛委員,交通員老郭來了。”
毛澤東熱情地同交通員握手後,把他讓到座上,然後向他交待了任務:“這是一封信,請你帶出去。一共是兩份,一份交湖南省委,一份轉給上海的中央。”
交通員老郭將傘把取下一截,原來裡面是空的。他把毛澤東卷好的長信小心地放進去,然後把剛才取下的一截重新安上。
毛澤東拿在手上仔細檢查一遍,看不出破綻,放心地交還到他手裡。
譚政把交通員老郭帶走了,毛澤東送到門外,望著他倆人離去,點燃一支紙菸,抽了一口,一直在思考問題。
23。朱德的扁擔
1928年的冬天,早早來了。一場北風過後,天氣愈來愈冷。
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季,如何打破敵人軍事上的圍剿,成了當前紅軍領導首先考慮的大問題。在困境中生存,在困境中發展,在困境中壯大,這正是每一個紅軍領導所堅定的信念。
這一天,在寧岡四軍軍部裡,一張標記好的軍用地圖,醒目地標記著隨川、泰和、安福、蓮花、茶陵、酃縣全部被敵人佔領。
朱德在分析當前的局勢時指出:“現在敵人出動了六個旅,三萬多人,利用冬天對我們不利的情況,圍困我們,一步一步緊縮包圍。最後,將我們一口吃掉。我們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多儲備糧食,作最壞的打算,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
毛澤東看著地圖一言不發。
陳毅說:“山上的糧食也不多。”
朱德充滿信心地說:“我們從山下往山上挑。”
毛澤東贊成,他表示困難是難不倒我們共產黨人的!
兵貴神速,說幹就幹。第二天,通往井岡山的山道上,挑糧上山的隊伍,一個接一個,連綿十幾裡。有的背,有的擔,有的還用褲子當口袋扛。在這支運糧大軍中,朱德用扁擔擔,陳毅用褲子扛。
木荷樹下,成了挑糧上山的休息地。
朱德和陳毅滿頭是汗地來到樹下,放下擔子和褲袋歇息。
朱德一邊用帽子扇風,一邊招呼背糧的戰士歇息:“同志們,歇歇腳吧。”雖是到了初冬季節,一個個都是滿頭大汗。有的戰士歇息,有的戰士繼續趕路。不一會,毛澤東也揹著一袋糧食來到這裡。朱德忙上前幫他放下,陳毅騰出地方讓他坐下休息。
從山上到山下挑糧,往返一趟須一天時間。山高坡陡,溝壑縱橫,道路崎嶇,挑糧上山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艱苦的環境,崢嶸的歲月,能培養出一往無前的大寫戰士,能造就出許許多多不平凡的英雄。朱德挑糧的扁擔,成為紅軍戰士傳誦的美談。
在茨坪的黃泥屋裡,朱德一早起來,就尋找他挑糧的扁擔。怎麼找也找不到。他又跑到屋外尋找,還是沒有。這時,他看到很多戰士都已經出發了,走回屋中拿出一條褲子。朱雲卿和何挺穎挑糧下山路過這裡,看見朱德軍長也準備下山,勸阻他。朱雲卿說:“軍長,屬你年歲大,就不用下山了。”
何挺穎也勸他:“我們每人多背一點,什麼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