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霧紗迷帳,把整個長沙城霧罩雲鎖個嚴實。長沙守敵早有所準備,且火力異常兇猛。兩軍對壘,歷來是“攻其不備”,讓敵人措手不及。
一個弱者,攻打一個有準備的強敵,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紅軍戰士雖然作戰十分勇敢,不怕苦,不怕死,可畢竟不是刀槍不入。在強大的敵人火力面前,倒在槍林彈雨中的紅軍戰士,一時間躺滿了長沙城外,有的連城外的壕溝都被填滿。戰鬥之激烈,是近年少有。
長沙城外,在依山傍水邊的一個簡易隱蔽指揮部裡,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滕代遠,圍在一張簡易的軍用地圖前。
激烈的槍炮聲不斷地隱隱傳來,他們個個面帶焦慮。毛澤東的目光從地圖上移開,若有所思地走到一邊,他摸出一支菸,點燃後,猛吸一口,繼而吐出一團長長的煙霧;他毫無表情地走出隱蔽指揮部,來到潺潺流水的小河邊,面朝長沙方向,耳聞激烈的槍炮聲。他一手卡腰,一手夾煙大口地抽著。不難看出,此時他的心緒很不安寧。他無意間,遠遠看見,一騎人馬沿河邊急馳而來……
疾奔如飛的快騎上坐著軍長黃公略。只見他衣帽不整,不斷地加鞭催馬。黃公略,原名黃漢魂,又名黃石。湖南湘鄉人,1898年生。少年時期的他,得知袁世凱同日本簽定了喪權辱國、不平等的“二十一條”後,無比憤慨。為了報效國家,他毅然棄文從武,參加了湘軍,當過文書,司務長,排長。25歲那年又考入趙恆惕主辦的湖南講武堂,畢業後任少校連長。然而,他不滿腐朽軍閥的統治,1927年南下廣州,參加了廣州起義。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他同彭德懷、滕代遠又領導了著名的平江起義。歷任紅五軍十三師副師長兼四團黨代表,紅五軍二縱隊縱隊長,湘鄂贛遊擊支隊長,中共湘鄂贛特委常委和軍委書記,紅五軍副軍長。
1930年6月後任紅六軍軍長。毛澤東曾在7月間,寫了一首《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裡面有:“六月天兵徵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可見黃公略赤膽忠心,英勇善戰,無堅不摧。前不久在成立紅一方面軍時,他又任紅一方面軍前委委員。此時他是從長沙戰場趕來報告戰況的。
指揮部裡的幾位首長,聽到了急馳的馬蹄聲,不約而同地走出指揮部,神情各異地注視著飛騎而來的黃公略。
黃公略來到毛澤東面前,飛身下馬。心緒不寧的彭德懷,急不可奈地問道:“漢魂,戰況如何?”他彭德懷在會上,雖然講話不多,可他心裡是贊同打長沙的。攻不克長沙,他心裡總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黃公略心情不好,臉面上掛著怒氣,難免帶有情緒,不無氣惱地說:“守敵十分頑固,我軍傷亡很大……”
彭德懷一聽,不免來了氣,他上前從黃公略手中奪過馬鞭,二話不說,翻身上馬,調轉馬頭就要向長沙方向馳去。毛澤東和眾人驚奇地看著彭德懷的異常舉動。
黃公略醒悟過來,一把抓住馬韁。“彭總你……”
此時的毛澤東頭腦十分清醒,既胸有成竹又不容置疑地對眾人說:“撤兵長沙。”
騎在馬背上的彭德懷一聽,趕忙拉緊馬韁,面帶驚詫,脫口而出“撤兵?”
毛澤東沒有顧及他的問話,轉向朱德,用徵詢意見的口味說:“總司令,你意如何?”
朱德顯得深沉持重,沉穩老練。他在原地思索有許,慢悠悠地說:“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我同意撤!”
總司令和總政委倆人都說撤出長沙戰鬥,其他人也不再多言。彭德懷在馬背上還想說些什麼,當他看到朱老總濃眉緊鎖,嘴唇緊閉,把要說的話咽回肚中。再看看毛澤東,只見他面目嚴峻。他只好跳下馬背,還馬於黃公略。
依照命令,各路兵馬相繼撤出長沙戰鬥。一時間,丘嶺間的鄉間大道上,佈滿了撤軍回師株州的紅軍隊伍。
夕陽下,天氣仍然顯得悶熱。
毛澤東不放心,他和朱德、朱雲卿立在山崗之上,身後是參謀處長郭化若及牽馬而立的警衛員和參謀人員。他們都全神貫注地望著撤離長沙的紅軍隊伍。遠處仍有稀疏的槍炮聲可聞。
郭化若看看神情嚴肅的毛澤東,欲言又止。郭化若,又名俊莫。1904年生,福建福州人,21歲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2歲那年參加北伐戰爭。23歲到蘇聯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回國後,到了江西紅區,一直在毛澤東手下工作。先是任紅四軍二縱參謀長,後任紅四軍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