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 第二編 軍事(四)》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
對於作戰能幹奮力的部下,張靈甫照例不恤重賞,蔡亞鍔臨危不懼,在正副團長重傷的危急情況下,獨撐大局力保寧鄉,為58師贏得了榮譽,因而立功獲授雲麾勳章,張靈甫還特為他親筆致函王耀武保薦提升,並頒獎金四萬元予以激勵。
據戰區轉報王耀武的報告,58師在益陽、寧鄉諸戰中,斃敵七百三十六人,傷敵一千六百九十七人,自身傷亡一千六百餘人。損失嚴重的58師急待療傷整補,但是繼長沙失陷後,湖南戰場的局勢繼續嚴重惡化,張靈甫在戰地休整部隊不到半個月,又被王耀武急調出戰。
二
衡陽在長沙以南約一百五十公里,位於湘水西岸,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在此交會,是第九戰區的重要戰略基地之一。長沙失守後,第九戰區的作戰任務轉為以“阻敵深入、確保衡陽為目的”。6月24日,從長沙南下的日軍重兵包圍了衡陽。衡陽守軍是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功臣第10軍附暫編第54師,在第10軍軍長方先覺的指揮下,抗日戰爭中歷時最長的慘烈守城戰——衡陽保衛戰,自此揭開了序幕。
當時國民黨軍在衡陽外圍湘江兩岸有十來個軍,軍事委員會企圖以東西兩路進援衡陽,但是外圍兵團在日軍的強力阻擊下,進展遲緩。蔣介石對衡陽外圍兵團的表現十分不滿,尤其是湘江以東的各軍並未積極向衡陽突守衛衡陽的第10軍軍長方先覺。
第十節轉戰長衡(3)
進,他一面敦促湘東各軍,一面命令在湘江以西的王耀武兵團會同李玉堂兵團速解衡陽之圍。
張靈甫起初沒有直接參加衡陽解圍之戰。7月上中旬,他一直在湘鄉至邵陽一線繼續與敵40師團鏖戰,據第九戰區關於長衡會戰戰報記載,7月7日,“永豐之敵,經五八師全力猛攻,一度克復永豐,旋敵增援反撲,續在冷水塘、永豐南端高地激戰。”(十九)《長衡會戰》(《*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 第二編 軍事(四)》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戰至10日,張靈甫會同前來增援的第19師一起克復永豐,之後暫留守永豐抓緊進行戰地整補。
在蔣介石的迭次命令下,王耀武將麾下主力向衡陽全力推進,此時他掌握著第73、74、79、99、100軍和失守長沙的第4軍殘部,雖然號稱有十七個師,這些部隊自六月投入戰鬥以來,都已是久戰疲師,建制殘破,戰鬥力大不如前,在七月中下旬先後推進到衡陽郊外後,衡陽城內槍炮之聲已可相聞,但是援軍與日軍阻擊部隊仍相持不下。
王耀武最終動用了自己的老部隊74軍出馬上陣。長衡會戰之初,王耀武只從74軍抽調了張靈甫的58師隨他一同入第九戰區作戰,51師和57師被第六戰區留在常德附近擔任守備任務,直到6月底7月初,經九戰區請求從六戰區調出51師和57師歸建,以便於王耀武統一指揮,74軍才全軍參加了長衡會戰,擔任集團軍的預備隊。7月中旬,74軍出青樹坪轉到寶衡公路,以58師沿公路作為攻擊主力,51師在後,57師在演陂橋掩護全軍右翼,向衡陽出擊。自寧鄉之戰後,58師未有足夠時間補充建制,相對於參戰較晚的51師和57師,此時的58師戰力是74軍中最弱的,但是王耀武和施中誠還是點了張靈甫的將,把他推上了攻擊前鋒的位置,張靈甫奉命率部向金蘭寺集結,配屬100軍行動。
第100軍軍長李天霞正在為打下金蘭寺傷腦筋。金蘭寺在衡陽西南四十多公里,原先有79軍一個營在此據守,後被日軍一個大隊攻佔。王耀武命令李天霞奪回,以掩護79軍側背。自7月20日起,100軍的主力19師圍攻金蘭寺已經有一週,他們陸續攻佔了金蘭寺周圍的一些店鋪和村莊,殘餘的日軍二百餘人退入背靠高地的寺廟內負隅頑抗。寺廟是堅固的磚石結構,敵人在山頂還築有工事,19師因缺乏山炮,屢攻不破,師長唐伯寅遭王耀武總部和李天霞軍部的責令,備感壓力。李天霞出了個餿主意,要19師想辦法在寺前的大樹上插上*,好讓盟軍的飛機看到後以為19師攻佔了金蘭寺,為了他的這個指示,爬樹插旗計程車兵傷亡九人,結果旗子還是沒有插成。
7月23日,張靈甫率58師向金蘭寺方向出擊,當天晚上即擊破梯子坪李家山的敵116師團一部,一路過關斬將,於25日再攻位於香爐山雷祖嶺向金蘭寺增援的敵軍,激戰兩天將敵擊退。張靈甫馬不停蹄,於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