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性乳腺炎,是一種免疫性反應。此時的炎症並非細菌感染。一般不發燒,可以自行消退吸收,但反覆發作。
區域性的紅腫如果破潰,或切開,繼發細菌感染,形成瘻管,很難癒合。因為瘻管的內口在**下的輸乳管或大導管內,此處已化生為鱗狀上皮,就像肛瘻的內口一樣,不切除這個病灶的核心,也就是瘻管的內口,就不會徹底治癒。
4、毀形嚴重:多次的切開、破潰,斑痕累累,**扭曲,乳房變形。如果病變多發,反覆不徹底的手術,乳房毀形更加嚴重。
5、容易誤診、誤治:
急性期如果缺乏專業知識會誤診為一般的小膿腫,以為切開換幾次藥就能好;多發瘻管,膿水不斷,可誤診為乳腺結核;最可怕的是誤診為乳癌做了根治術。如果初起的病灶離**較遠,或位置深在,這種慢性炎症的腫塊,會引起面板粘連,與乳腺癌不易鑑別。有人因為病變長期不愈,要求把乳房整個切除(乳房單純切除術)。這樣實在可惜。
【型別】
漿乳臨床分為兩個型別:
瘻管型:
即慢性複發性**旁膿腫或瘻管,又叫“導管炎”。多見於未婚少女或年輕婦女,90%伴有**發育畸形,例如**分裂、**內翻或內陷、或**過小或扁平。因為**發育不良,**內翻必然造成導管扭曲變形,內容物排出不暢。**內翻使自然脫落的表皮細胞積聚、潮溼而糜爛,引發輸乳管出口的堵塞,大導管內脂肪類物質積聚、變性,刺激導管壁引發導管周圍的炎性反應。因為類脂性物質是自體產生的,誘發的炎症屬於變態反應,細胞免疫反應。而不是像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那樣由細菌感染引發的化膿性炎症。故炎性反應緩慢,初起症狀輕微,不發燒,疼痛不劇烈。一直到**旁的某一部分出現紅腫或一個小膿包才去就醫。
不幸的是一般非乳腺專業的醫生不認識這個病,以為像體表其他部位的小膿腫一樣切開引流就好了。切開或自行破潰就是瘻管的外口,其實瘻管早已形成,瘻管的內口就在**下的輸乳管或接近輸乳管的大導管,大導管原來的柱狀上皮細胞化生成鱗狀上皮(與輸乳管及**面板一樣了),形成炎性壞死病灶。如果不切除內口處的病灶和整個瘻管,外口是不會癒合的,切開引流只能解決膿腫問題,是不能徹底治癒這個病的。
腫塊型:
即慢性炎症包塊,可有多處破潰。多見於中年婦女,多伴有**內翻或分裂,但也有**正常者。發病可能與導管擴張有關。腫塊距**較遠,與面板粘連,很像乳癌。腫塊呈慢性炎性改變,質地韌,邊界不清,輕微壓痛,可以突然增大,或有時大,有時小。紅腫破潰,形成多處複雜的瘻管或竇道,破潰口總與**後的病灶相連,所以區域性切開清瘡不可能癒合。
這種腫塊型的漿乳在診斷上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與乳癌相鑑別,曾有誤行乳癌根治術的報道。必要時可穿刺做細胞學檢查。如果確診為漿乳,炎性包塊較大,用中藥治療,使腫塊變小。一般需服藥一個月以上,爭取最佳的手術時機,徹底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保留乳腺正常組織,保持乳房外形,並做**內翻整形術,
總之,漿乳很常見,人們不認識,醫生誤治、誤診率很高。根據我們的160多例的治療經驗,可以總結如下幾條:
1、只要認識漿乳,診斷並不困難。
2、採用中醫治療創造手術條件,抓住最佳手術時機切除病灶。
3、雖然住院時間長,但漿乳是可以徹底治癒的,永不復發。
4、手術需要一定經驗,既要切除病變,又要保證乳房和**的外形。
【治療方法】
1、急性期消炎,因為不是細菌引起的,所以不必用抗菌素,中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但不宜苦寒過重,越用涼藥,腫塊越不消。
2、慢性期用溫熱藥――陽和湯加減。
3、選擇最佳手術時機最重要。
發作間期,即傷口癒合期是最佳手術時機,可有些人認為病好了還做什麼手術?等到再次紅腫、破潰,如此耽誤了很長時間。
如果傷口不能癒合,待急性炎症消退,傷口最淺表時手術,這時手術後就有感染的可能。
4、手術成功的關鍵是翻轉**,徹底清除病灶,清潔所有創面。
5、手術的技術關鍵是保持外形的完美,必需做**內翻的整形術。
漿細胞性乳腺炎為什麼會誤診誤治?
漿細胞性乳腺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