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後來單位裡組織服務公司,選中了我當經理。我在那個崗位鍛鍊了幾年,覺得非常有效果。我的公司辦得好點,公司裡幾百個職員可以拿到工資,再好點,有獎金,搞得更好,那麼他們有福利勞保。所以我把服務公司搞得紅紅火火。當我離開時,領導捨不得我走。

。。

只許成功 不許失敗(2)

1992年2月份我辭職的。我在外面弄堂裡租了一個300平方米的小的場地,剛開始是很艱難的,白手起家,沒有錢去做更好更大的廠房。每天半夜回家,早上六七點鐘又趕回廠裡,工作很不方便,所以後來乾脆下定決心,動員愛人和孩子一塊住到廠裡,廠房只有200多平方米,又搭了個小閣樓住進去,7個平方米左右,沒有窗戶沒有空調,一住住了5年。吃了5年的“地攤飯”,最困難的是沒有衛生間。弄堂的公共廁所在100多米遠的地方,而且條件很差。

雖然經歷了種種艱難,但是我沒有後悔過。我兒子那時還小,十幾歲,抱怨這麼破爛的家,都沒有同學來玩。我對他說,你老爸現在在創業,等將來成功了,我給你補償。後來兩三年後我成立了兩個虎牌足球隊,一個是虎牌少年足球隊,一個是虎牌成年足球隊。當時是先成立了少年足球隊。

1994、1995年還是我創業的時候,辦足球隊實力還不夠,這裡也有一個背景,主要是為了我兒子。有一天兒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來跟我說,要我給班裡的足球隊請一個業餘的足球教練,我答應了他,因為覺得他們母子跟我這麼艱苦地生活,很欠他們的情。我還做他們班級足球隊的領隊,幫助他們贏球。我的個性就是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贏,輸了太沒面子。後來他們成了學校的代表隊,成了區裡第一,成了溫州市第一。

他們比賽,有時候我動員全廠停工,做啦啦隊,足球賽用不了多少錢,全廠停工的話,那個費用還要大。所以為了當贏家,我是這樣做的。後來拿了全省冠軍。有人說我運氣好,我就為了這句話不服氣,第二年又辦了一支成年足球隊,又拿了省冠軍。

記者:那時廠子發展的轉折點是在哪裡?

周大虎:轉折是在1997年。自己辦了一個新廠房。我曾發誓不成功不回家。1997年的上半年,我找了個不大不小的地方,搬廠子,同時也搬家。

堅持品牌戰略

記者:周大虎的廠子走上軌道的時候,也正是溫州打火機生產的高潮。訂貨的人拿著現金等著要貨,溫州打火機廠家也從最初的幾十家一下子發展到幾千家。許多人抱著撈一把的心理拼命擴大產量,一時間劣質產品氾濫。周大虎在撈錢和創品牌之間,做著艱難的選擇。說到贏球,您很興奮。那在創業的過程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

周大虎:印象最深的,最艱難的那一次,是1993年的下半年。一個禮拜開摩托車出三次事故。不是我車子開得不好。那時正是創業最艱難的時候,壓力比較大。1993年打火機廠由原來1991年、1992年幾十家,幾百家,一下子上到3000多家。打火機行業發展到了最高潮。

再一個產品價格國內和國外相差了幾十倍,國內價格低,世界上各國的經銷商、貿易商都知道轉口的打火機是溫州產的,各行各業都看到打火機最賺錢。大家也都明白,有高潮就有低潮,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當時有個口號叫快撈:撈得快,有的撈,撈得慢,沒的撈。一個星期,廠子裡的工人跑了幾十個,上百個。因為他們說跟著我這個有毛病的老闆賺不到錢,說我的要求還是那麼嚴,別的廠子打火機賺了幾百個,我廠子裡只能賺幾十個,那時品牌意識還是比較淡的,“品牌值多少錢?”都這麼說。所以我當時壓力比較大,開摩托車一個禮拜出了三次事故。因為當時面前擺著兩條路,一個是走自己的路,一個是隨當時的高潮,隨著潮流走。

最後我還是決定走自己的路。當時沒工人了,沒有技術工、熟練工,所以我就辦培訓班,辦新的加工點,最後還是我成功了。半年以後,溫州3500多家打火機廠,最後關掉了3000多家。後來他們發現了我這個產品,發現了我這個牌子,每天的訂單都是5萬到10萬。

記者:那個時候,在那種環境的壓力下,您為什麼還是堅持著走品牌的路,是因為一開始您就給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標嗎?

周大虎:這可能跟我的個性,跟我的背景有關係。因為我當時丟掉鐵飯碗的時候,我是給自己許下願來: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另外我對自己有個信念,我的思路一定是對的,眼光要看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