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心學四訓,之後不久便飄然離世,但事實證明,思想是永不磨滅的,他的心學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且盛行於世。
但根據學術界的光榮傳統,只要是思想學說之類的玩意,必定會有紛爭,有門派,心學也不例外。
王守仁死後,他的門人因意見不同,分裂成為左右兩派。而被後人公認為正宗嫡傳的是右派,又稱江右學派。但出人意料的是,此派的代表人物非但不是王守仁的嫡傳弟子,甚至壓根就沒拜師,他就是徐階的老師聶豹。
雖說名不正,言不順,但聶豹憑藉他多年的刻苦鑽研與紮實的學術功底,成為了江右學派的學術領袖之一,而在天泉橋上得到真傳的兩位嫡傳弟子錢德洪與王畿,卻部分修正了王守仁的理論,成為了王學左派,又稱浙中學派,所以徐階和唐順之雖同為王守仁的二代弟子,卻分屬於不同的派別。
但事實證明,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卻並非上述兩派,而是另一個當時並不起眼的派系——泰州學派。
作為左派的第二分支,泰州學派的觀點最為激進,也最為尖銳,而創立此派者,正是王守仁那位最不安分的弟子王艮。
這位當年曾想拿王守仁開涮,穿著白衣白帽招搖過市的人,也著實不是個安居樂業的主,在他的闡述下,心學成為了一把反抗封建禮教的利劍,不但痛罵四書五經,連孔聖人也成為了批判物件,而何心隱正是此派的傳人。
幫派問題就介紹到這裡,可見牛人就是牛人,王守仁同志才死了三十多年,竟然搞出這麼多門派,而且由於觀點不同,他們之間還經常搞論戰,罵得你死我活,所以雖說大家都是王門中人,關係卻並不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