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市的折中價是每斤一塊八、供應的肉價每斤八毛,黑市價格高達每斤三元)興沖沖回到家裡,禮拜天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是件多麼愉悅的事。

岳母一再問我:“肉是哪來的?咱可不能違反紀律。”魯華有些不高興:“媽,好不容易包頓餃子,你別掃大家的興。”“媽這是為你們好,不要因小失大。”岳母剛從幹校回來,她還是那麼敏感。

魯華告訴我,醫院正在動員三分之一的醫護人員到基層、農村工作。為貫徹毛主席指示,開始調查摸底。我尋思;已下過兩次下鄉醫療隊,該不會都落到我頭上吧?!魯華皺著眉頭說:“現在的事很難說,沒理可講。”

毫無思想準備,事先也沒聽到什麼風聲和資訊,突然接到緊急通知,醫療隊全部撤回。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公佈了下基層的名單,我還列在其中。我又急又氣又窩囊,口角起了一串大泡。魯華埋怨道:“你要不是和單主任吵架,也許還攤不上你。這下‘小鞋’穿上了。合理合法地報復你。”

我去找總院領導,一個都找不到。只見到軍代表。我談了我的具體情況,他不以為然地說:“走‘六二六’道路是毛主席的偉大決策。光榮得很嘛。你年紀輕輕正好下去煅煉煅煉。”

權在人家手裡,我再找下去也不可能有什麼結果,胳膊扭不過大腿。畢竟年輕氣盛,一咬牙一跺腳,就到安山煤礦報到去了。

條條大道通羅馬,在醫學的道路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什麼通天大道。環境固然影響才智的發揮,但我堅信;事在人為。

事後獲悉;總醫院下放了200多名一線醫務人員,幾乎佔全院技術人員的三分之一。下放人員中,有的是甩包袱,有的是家庭或者本人有一點問題的,還有的是派性作怪,被排斥下去的。我屬那一類呢?一生交給黨安排,隨其自然吧。這是我人生的一次轉折,又一個里程碑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笫三十一章 下礦院經受磨難 採醫械偏得南行(31一176)

鶴嶺是百年老礦,下轄有六個煤礦。有早已開發的,也有蘇聯援建的。安山礦是58年大躍進時建的,總院下放到安山礦的有十一人。想不到王科長和我成了難兄難弟,不過他是‘戴帽’ 下來,籌建安山醫院的負責人,其實就是安山醫院的代院長。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伊始,我開始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改變了按部就班,醫院到宿舍兩點的執行,去體驗基層工作的苦樂年華。

通常早五點我就起床了,簡單漱洗,全副武裝(戴皮帽、手套、圍巾、棉皮鞋、外套)去趕早六點的通勤火車。出門時,天還沒亮,天邊還掛著星星,有時還有一彎冷月。早上的風刺骨般的凜冽,車廂裡沒有取暖裝置。

上班職工像‘沙丁魚罐頭’似的擠得滿滿的。這俗稱的‘小火車’,是礦區一道特有的風景,僅供上下班通勤。由‘運輸處’ 管轄。其實小火車並不小;車頭是燒煤的,車廂都是淘汰下來的舊客車廂。和‘國鐵’ 毫無二致。列車員只管檢票開門,車廂裡沒有廁所,沒有暖氣,窗玻璃殘破不全。人們幾乎在開車前三兩分鐘內同時登車。早來的可能撈個坐,來晚的只能站著。乘客中90%是男性,基本上都是礦區職工及家屬。職工都是當月發的月票,乘車不花錢。沒月票的也可坐,但要買一毛錢的車票。小火車環繞礦區行馳,中有五個小站,安山煤礦正好在中間。

到醫院不到七點,還有一個小時才上班。上班前,女同志還可以做點手工活,打打毛衣什麼的。男同志無所事事,只能乾耗著。這也給我一個徹底放鬆的機會。零丁閒下來,還有些不太適應。

安山礦醫院有兩幢二層樓,外科除門診外,病房有十張床位,手術室設施一應俱全。醫院開了歡迎會,有主管衛生的副礦長參加。我的新同事有四個;老資格的有四清時下放的章琪,他一直不安心,泡蘑菇鬧情緒,經常罵麻璜不是人;另三位和我年紀相仿,一位叫蔡若冰,哈爾濱人;另一位是從部隊轉業的鄒帆遠;還有一位是我同屆不同班的*,他兼管麻醉,剛從省城進修回來。從他口中得知;這個新升格的醫院關係比較複雜,,都有所謂的靠山。和'礦機關'有千萬縷的聯絡。

我的新生活就這樣開始了,礦醫院和總醫院截然不同。王庸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道怎麼搞的,剛燒了一把火——‘抓勞動紀律’,就流產了。一到下午,醫院就像打烊了似的。除了值班的,幾乎不見人影。原來,‘坐地戶’都居住在醫院附近,只要不查崗,不開會,沒事兒就都溜回了家。到下班時,來點個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