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說:如果再有買家來,可以考慮館裡的其他庫存工具。還是老規矩,按原價三倍。
臨出門還特意反覆強調了一句:放心,虧不了你們老倆口。
老保管畢竟屬於老輩人,不說德高望重,但也有老一代的辦事原則,經過這事後雖然病好了,但心卻涼了,從此再也不過問文化館的任何一事。
梁庫當然是向那位看門大姐使了小恩小慧的,才得知了如此詳細的風言風語。一塊石頭落地同時,也自然明白了對付見錢眼開的館長之法。
小使賄術,兩人就很容易的得到了文化館對梁庫外公穆啟明掌握的所有資料,但也像幾十年前考古大隊調查的一樣,除了穆啟明三個字和一些簡單記錄,就什麼都沒有了。
還是從一些尚在的那個時代的老人,知道些有關穆啟明零碎傳聞和印象,他們都稱呼穆啟明叫穆先生,因為穆啟明不但識文斷字,而且對歷史很有研究。
據說穆啟明不是本地人,但究竟是哪個地方的,很多人各說不一,沒一個定論,因為在當時文化館共事中穆老師就很少言,就算偶爾說兩句,口音上也是摸不準的南腔北調。
獨身一人的穆先生也從來不與外人來往,自認識那天就靜悄悄的出現,又孤零零的消失。
總計穆先生在九鹿縣獨居了十年左右,也有人曾問過穆先生的一些個人歷史,但都被穆啟明敷衍過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六、七十年代被懷疑出身有問題,才被慘鬥至死的。同時也正是因為他被鬥死,才讓許多同時代的老人都還記得他。
總之在幾乎得到了各種有關穆啟明的所有資料後,朝歌有這樣一個感覺,穆啟明就像偶爾路過九鹿縣的一個沉默過客。
他所生活十年的每一天,都好像在努力的讓人忽略他,也許他剛剛到九鹿縣的時候就已經為自己選好了那座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