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翻下去的時候,白佑彬也漸漸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在海軍重點確保的十二項技術中,有十一項與董翔宇等人有關,而且這些技術,白佑彬在十多年前就聽說過了。
比如,透過“加氫裂解法”生產出輕質燃油。這是董翔宇與薄文翰二人十多年來傾注了全部心血的研究課題。
早在去年,帝國就開始小規模生產裂化柴油,並且先應用到了戰艦上。
現在,董翔宇與薄文翰正在研究大規模生產的工藝,主要就是尋找一種更有效的催化劑,並且改進生產方法,降低生產成本。另外,除了裂化柴油之外,薄文翰還在推進裂化汽油的生產技術,並且在年初的時候試製了一批裂化汽油,只是質量不怎麼好,而且生產難度更大。
以裂化輕質燃油為基礎,魏福萊開發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內燃機。
第一種內燃機就是應用到戰艦上的柴油電機。而魏福萊現在主要在進行二項研究,一是內燃機的小型化,使其能夠應用到車輛等比戰艦小得多的平臺上,並且成為主要動力。二是提高內燃機的單位重量功率,以提高內燃機的效能。
讓白佑彬驚訝的是,以內燃機為基礎,張祥雲設計出了一種能夠飛行的機器。
並不是以往的熱氣球與氫氣球,而是比重比空氣大,依靠氣動力飛行的機器,即飛機。當然,設計還沒有完全完成,試製工作也在準備之中。現在的關鍵問題就是,需要功率更大,重量更輕的內燃機。
配合張祥雲的工作,田尚雲負責開質量輕,強度高的新材料,其中就有鋁合金。
讓白佑彬覺得難以置信的是,這些科學家與工程師,依據他們的發明與發現,認為未來的海戰模式將與現在的海戰模式有著天壤之別,決定海戰勝負不的再是火炮,而是能夠投擲炸彈與魚雷的飛機。戰列艦也不再是海洋戰場上的絕對主力,能夠搭載飛機,並且支援飛機作戰的戰艦才是真正的主力。
顯然,以白佑彬的認識,他很難理解這些“學者”的觀點。
更重要的是,在白佑彬看來,董翔宇他們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更沒有指揮過戰鬥,又怎麼知道海戰的展方向呢?
只是,這些權威學的意見得到了高度重視。
至少,在以往的二十年中,他們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且事實反覆證明,他們的發展不但提高了帝國的實力,還改變了整個帝國的面貌。那麼,誰會認為他們的建議沒有重大的意義呢?
關鍵是,董翔宇他們必須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們的理論。
為此,在《海軍十年規劃報告》中,董翔宇等人提出了證明其理論的實際操作方法,或說具體手段。比如,爭取在戰爭結束之前製造出第一架飛機,然後用二年左右的時間使其“軍事化”,即具備攜帶與投擲炸彈的能力,然後在三年之內組建一支試驗性質的飛行部隊,並且由其來檢驗飛行部隊的作戰能力。
如果他們的理論得到了證明,帝國海軍必然生一次自進入火炮時代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技術革命,從而徹底顛覆以往的海戰戰術,徹底改變海軍的面貌,甚至徹底改變海戰的方式。
白佑彬不得不佩服陳錦寬的膽魄,而十年之後,他不又不得不佩服陳錦寬的眼界。
可以說,正是陳錦寬在眾人都認為不可能,在眾人都不相信的情況下,採納了董翔宇等人的方案,從而為帝國海軍三百年來的第一場技術革命打下了基礎。等到十年之後,當所有人回頭看此時的帝國海軍時,恐怕不會有一個人否認科學家與工程師做出的貢獻,同時也不會有一個人否認陳錦寬的遠見卓識!
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六章 … 孤島血戰
在得到陳錦寬的授權之後,白佑彬全程參與了“海軍十年規劃”的討論與修訂工作。
在此期間,太平洋與北大西洋上的戰爭仍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八月四日,陸戰第五軍的先頭部隊在第33艦隊與火力支援艦隊的支援下登上了瓦胡島西面的海灘,並且在二日之內鞏固了登陸場,建立起了臨時碼頭,並且向島嶼腹地推進了大概三公里。
進攻瓦胡島的作戰行動是自瓜島爭奪戰之後,帝國海軍陸戰隊打得最艱難的一次戰役。
最初的時候,餘輝宏只准備了五個陸戰師,並且認為在火力支援艦隊的支援下,陸戰隊就能打下瓦胡島,根本不需要第33艦隊(當時番號已經變更為第13艦隊)的支援,結果卻完全在餘輝宏的預料之外。
在為期二天的灘頭陣地爭奪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