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承擔責任,要立下決心,你一定可以承擔任何正常職業生涯中的責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眼前的責任、等待“時機成熟”。在需要承擔重大責任的時候,應該馬上承擔它,此時此刻就是成熟的時機。如果不習慣這樣做,即使將來的條件比現在更好,我們也不敢肯定時機是否成熟。這樣,就什麼事也做不了。
造船廠有一種力量強大的機器,能夠把一些破爛的鋼鐵毫不費力地壓成堅固的鋼板。善於行動的人就像這種機器一樣,異常堅定,只要決心去做,任何複雜困難的問題都無法阻止他們。
一個目標明確、胸有成竹、充滿自信的人,絕不會把自己的計劃拿出來與別人反覆討論,除非他遇到了比他見識高得多、比他能力強得多的人。他有主見,迫切需要行動。不會在徘徊觀望中浪費時間,也不會在挫折面前氣餒。只要做出了行動的決定,就勇往直前。
實幹精神使你脫穎而出
實幹精神能夠讓一個年輕人實現自己的願望,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如果人們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即便是能力一般的人,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即使那些令人厭煩的人,也會使人改變對他的看法。
每一個老闆自然而然地覺得,勤勤懇懇,全神貫注,充滿熱情的員工更有價值。每一次提升對他們都是莫大的鼓勵。這些員工的積極心態也常常感染上司,上司也知道,這樣的下屬在盡力幫助自己,並且對那些喜歡逃避責任的員工也是一種激勵。
另一方面,在那些冷漠、粗心大意、懶惰的員工的影響下,領導者自己也覺得壓抑、對工作失去信心,存在一種隨遇而安的心理。因此,他會自覺地與有良好心態的員工在一起,關心他們的生活,對那些不專心工作,開脫責任,不注重實績的員工,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心理。
對工作的不同態度:或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或充滿熱情或不冷不熱,或專注投入或冷漠淡然,其最終的結果有著天壤之別。
羅斯金說:“來到這個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
即使是最卑微的職業,也能從中體驗到快樂與滿足。我認識一些非常擅長做家務的主婦,不管她們是蒸麵包,鋪床鋪,還是擦洗傢俱,都是一副樂在其中的專注神態。她們以積極的心態做這些事,並從中享受到樂趣。看著她們以輕鬆愉悅的心情做事,看著她們那發自內心的滿足,真是一種享受。她們使家庭的氛圍變得溫馨、舒適,使人的心靈得到慰藉,使生活更為美好。
我還認識另外一些家庭主婦,她們把家務活當成天下最乏味的事,只要稍有可能,她們就會拖延或乾脆省掉那些家庭勞動,即使是被迫做了一些,結果也不能令人滿意,甚至一片狼藉,整個房間亂成一團,毫無舒適感。在這樣的家庭裡,心靈怎麼會得到滿足呢?你只會覺得一切都是亂七八糟。換句話說,她是以三心二意的手藝人的心態在做事,而不像前面提到的家庭主婦,完全以藝術家的心態在做家務。
即使是補鞋這麼低微的工作,也有人把它當作藝術來做,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不管是打一個補丁還是換一個鞋底,他們都會一針一線地精心縫補。另外一些人截然相反,隨便打一個補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觀,好像自己只是在謀生,根本沒有熱情來關心工作的質量。前一種人熱愛這項工作,不是總想著從修鞋中賺多少錢,而是希望自己手藝更精,成為當地最好的補鞋匠。
有一些教師常以大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教育生涯中全力以赴,以滿腔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也能從他那裡得到教益,成為一生的財富。他們好像要把溫暖的陽光照射到每個同學的心中。教室就像他們的作畫室,而他們是站在畫布前面的大師,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創作。
另外一些教師的態度則截然不同,從早晨一開始就對一天的工作覺得厭倦,想到要去給 那些愚蠢的學生上課,就膩煩透頂,想著如果哪一天不用上課就解放了。他們的授課既無熱情,也無生氣,反而把不良心態傳染給了學生。
正是富有詩意的心態、愉快樂觀的精神、飽滿的生活熱情,使得自己把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看成是充滿激情與成就感的事業,並身體力行。
“生活中有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說,“不管是最偉大的道德家,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這一準則,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也要堅持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條件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