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所以,透過攝入CCK來減肥不是個好主意。就像有的女生為了減肥,吃飯數粒數,吃麵條數根數,然後回頭再吃各種零食,結果殊途同歸。

不吃,能飽嗎(2)

我們熟知的胰島素和一種被稱為瘦體素的東西在體內的分泌跟脂肪含量正性相關,也就是說體內的脂肪越多,這兩種激素分泌得越多。這兩種激素都會被運輸到大腦,告知體內的脂肪含量。如果這些激素多了,大腦就會認為應該少吃,反之就多吃。大腦還有個邪門兒的地方:對於飽足訊號的敏感性跟脂肪訊號相關。當體內的脂肪含量低,或者人體處於節食狀態,脂肪訊號的分泌會減少,大腦對於飽足訊號會變得遲鈍,人就會吃得更多來提高脂肪含量;反之,如果脂肪含量很高,或者暴飲暴食,脂肪訊號的分泌就會增加,大腦對於飽足訊號的敏感性就會加強,從而降低進食量,讓脂肪含量降下來。

無論如何,脂肪訊號的增加會降低人體對於食物的需求,這會不會又是一個發財的機會?如果注入胰島素、瘦體素或者它們的類似物,是不是就可以降低食物需求量呢?這種思路看起來不錯,也正是那些研究的目的。不過在目前,這種想法還面臨著巨大的障礙。一是這些激素的類似物在醫藥領域是否存在,二是這些東西需要持續注入,就像糖尿病病人注入胰島素一樣。除此以外,還有人們更為關注的一點:會不會產生其他不良的後果。比如,持續注入胰島素會產生低血糖症,而低血糖症反過來又會導致食物需求量的增加。

如果不是斷章取義地拿著“科學研究表明”的旗號去忽悠普通公眾,透過注射這些“飽足訊號”或者“脂肪訊號”來減少食物需求的想法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實現。嚴謹地說,不能斷言此路不通,但是要想把這種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希望變成現實,還需要關心此事的人砸進更多的錢。

高科技的玩意兒看來在目前是指望不上了,退而求其次,可不可以找出某些能夠高效刺激CCK等訊號分泌的食物成分,從而實現“少吃多飽”的理想呢?這大概是目前的食品工業研究中最有號召力的專案了。不過我們就不介紹分子水平的研究了,只整點直觀實用的。

悉尼大學有個博士弄出了個“飽足係數”的概念。她的實驗很簡單:早晨學生來了,每人發給含有240千卡熱量的某種食品。吃完之後的兩個小時內,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吃自助餐。研究人員在一邊記錄下他們吃的東西,並且每隔十五分鐘詢問一次他們的“飽足感”。她們一共測試了三十八種常見的食物,以白麵包為基準(100%),其他食物相對於白麵包所提供的“飽足感”作為“飽足係數”。係數越高,表示該食物越容易讓人產生飽的感覺。或者說,在讓人吃飽的前提下,飽足係數越高的食物所含的熱量越少,越有利於減肥。

她們的實驗結果很有趣。飽足係數最高的食物是土豆,高達323%。也就是說,同樣是吃飽,吃白麵包的話所攝入的熱量是土豆的倍!蛋糕的飽足係數卻很低,才65%;而花生、酸奶、冰激凌也都比白麵包還低;爆米花卻高達154%!

在中國人常吃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一般飽足係數較高。比如乳酪、雞蛋、豆類、牛肉,一般為146%~176%,而魚則高達225%。一般而言,水果也高於白麵包,比如蘋果和橘子分別是197%和202%,但是香蕉卻只有118%。

不過,這種測試方法也有其本身的缺陷,它測出的只是吃完某種食物後兩個小時內的感覺。有的食物,在吃後的兩個小時內感覺很飽,但是很可能兩個小時後就很餓了。而有的食物,在體內不易或者不能被消化,飽足感保持的時間會比較長一些。或許,這也是飽足係數這個概念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吧。

人和老鼠的區別在於,人什麼時候吃飯、吃多少,更多地是由社會因素和生活習慣決定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把減肥的希望寄託在改變自己的激素水平上,不如依靠自己的毅力控制生活習慣可靠。當然,選擇食用一些熱量少、飽足感強的食物,可以讓控制體重的過程沒有那麼難受。

聚議廳

yangyyt:

“飽足係數最高的食物是土豆,高達323%。也就是說,同樣是吃飽,吃白麵包的話所攝入的熱量是土豆的倍!”這句話好像寫反了。最近常去的論壇裡在討論減肥的話題,我這個瘦子跑去交流經驗,被人臭罵了一頓。其實健康就好了,很多人胖是遺傳導致的,喝涼水也長肉,有人(例如我)愛吃紅燒肉,照樣只有四十三公斤。多運動、多飲茶、少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