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了一部分魚肉。

因為用植物成分替代了一部分肉,降低了食物中的脂肪和膽固醇,也降低了熱量,這對於很大一部分人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在北美,這種植物成分替代肉的應用有了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漢堡、火腿腸、雞肉丸子、牛肉燒烤等等。而中國人更習慣於自己在家做飯,類似的產品往往以“素肉”的名義直接賣給顧客,但顧客很難做出色、香、味接近真正的肉的食物來,所以往往也就淺嘗輒止了。

在肉類價格全球性地上漲、並且很難逆轉的現實面前,用植物成分來替代肉提供了一條緩解需求的旁門小道。它不能滿足挑剔的食客的要求,但是對於不排斥“非傳統食物”、也不那麼執著於“天然味道”的人來說,也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出路之三:不長動物只長肉

在組織培養技術、幹細胞技術得到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不可以直接由細胞長出肉來呢?這樣的想法首先來自於美國宇航局。在宇航員飛向遙遠星球的漫長旅途中,天天吃罐頭也不是個事兒。在宇宙飛船裡養幾隻小豬、小雞大概也不現實,所以不長動物只長肉的“人造肉”想法浮出了水面。

2001年,美國人和荷蘭人各自申請了“人造肉”的專利。他們透過培養肌肉細胞,然後讓細胞附著在一些能吃的基質表面,從而得到“肉”。這樣生產的肉沒有微生物的汙染,也就用不著抗生素之類的在常規飼養中受人詬病的東西。同時,這種方式不產生糞便、廢氣等汙染環境的垃圾,蛋白質轉化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作為科學概念和實驗嘗試而言,“人造肉”是成功的。對於提高肉類生產效率和減輕環境壓力,這個實驗也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不過,它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大:

首先,這樣生產出來的“肉”跟常規的肉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的。比如說,因為沒有血管,無法輸送養分,所以長出來的肉只會有薄薄的一層,只有把這些薄薄的“肉層”堆起來,才能得到一塊肉;或者,直接把這些“肉層”拿去做肉餡之類。這些“肉”在營養成分上不難接近傳統的肉,但是在色、香、味、形等方面卻差異巨大。人們能否接受,依然很難說。

其次,生產成本能否降到與傳統肉相競爭的地步是一個問題。雖然說營養成分的轉化率大大提高了,但是對於培養液的要求也提高了。如何生產出經濟實惠的培養液,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再次,安全問題。雖然在生產過程中沒有致病細菌的汙染,但是作為一種新的東西,也必須進行足夠的安全性檢驗。

雖然問題很多,但是它畢竟是一條看起來可以走下去的路。對於動物福利主義者來說,這種方式避免了對動物的屠殺,顯然要人道多了。所以,著名的動物福利組織PETA懸賞一百萬美元,提供給在2012年之前成功把人造雞肉市場化的科學家。“成功”的要求是:一、合成出味道和口感與常規雞肉無差別的“人造雞肉”;二、被批准生產的“人造雞肉”成功地在美國十個以上的州進行商業化的銷售,其價格與常規雞肉相當。

結語:多管齊下

就為人體提供營養成分來說,肉可以由高效的植物性食品來代替。但是,“吃飽”畢竟不是人們吃飯的唯一目的,口腹之慾經常超越了營養的需求。地球上的人口不可能不增長,人們不可能停止追求更多的享受。所以,對“肉”的需求就不可能停止。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種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人類糧食問題的解決沒有一個一蹴而就的簡單方案,只能多管齊下。肉的問題也是如此,開發推廣美味的植物性蛋白食物,應用新興技術提高養殖業的生產效率,甚至改變肉的生產方式,都是可以、而且應該努力的方向。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我的酸奶我做主

很多人不能喝牛奶——由於乳糖不耐受的問題,他們一喝牛奶就拉肚子。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喝酸奶。那麼,酸奶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呢?

酸奶大概是自己在家裡能做的東西中最簡單的了,跟“把大象關進冰箱”差不多:第一步,拿半桶喝剩的牛奶,開啟瓶蓋;第二步,加入幾勺買來的酸奶作為菌種,搖勻;第三步,蓋上蓋子,放到房間裡溫度最高的地方,比如冬天的暖氣片旁邊之類。等到牛奶變黏倒出來,就是酸奶了。倒出來之後,桶內壁還粘有不少酸奶,直接往裡加牛奶,連菌種都不用加了,搖一搖接著發酵。如此往復,至少可以做上三四次。等到菌種活性不行了,再從頭來過。

現在來作專業分析。酸奶就是牛奶經過乳酸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