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跳,他居然操一口江浙味很濃的普通話,他說他奉景玉書的指示來向二位先生致歉,適才多有失禮,萬望二位不要見怪。

我們並不關心他奉誰的指示來道歉,我們只是好奇搖黃隊伍居然混入了江浙人。此人年紀並不大,二十左右的樣子,眉目開闊,隨和中帶有堅毅,而且書卷味很濃,一看就是讀書人。

我問他尊姓大名,仙鄉何處,為什麼加入搖黃,回答姓顧,名絳,學名繼紳,南直隸崑山人,因遊學來到四川,不幸為搖黃所擄,但不幸中也有萬幸,他遇到的搖黃是景玉書,看在大家都是讀書人,景玉書待他不錯,不許部下虧待他,還許諾打到重慶就放他離開。

我覺得奇怪,經過溫湯城與鮑家老爺子的幾番長談,我已知道當今學術百花齊放的地方是在江南,我說的江南是一個廣義概念,包括這時代稱作江北或南直隸的江蘇安徽南京上海等地,姓顧的若要求學,在他家鄉就有好老師,不知為什麼會捨近求遠、千里迢迢跑來四川?

顧絳說:“學生少年入學,十年寒窗,無緣科舉,因感四國之多虞,經生之寡術,於是遍覽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誌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冊之類,日夕研讀,若有所得;或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今天下紛擾,流寇蜂起,世人但知吏治腐敗,天災難平,更有愚者謂其天公示警,乃鼎革改姓之兆,均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生遍訪州縣,行走四方,一則秉承家訓,求訪實學,二則也想藉此良機,尋訪安定天下、解民倒懸之術。”

顧秀才文縐縐的說了一大堆,我只聽懂一個大概,好象是說他讀書讀出感覺,明白了書本上的知識不能救中國,所以遊歷四方,到處求學,希望尋找一條救國良方。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似曾相識,二十世紀初,中國無數有志青年便是抱著此種目的遠涉重洋,去往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學習憲政,學習科技,希圖以此改變祖國貧窮落後面貌,其中代表有魯迅、周恩來、鄧小平……等等等等,腦海裡盤旋著一首偉人的勵志詩,嘴一張,衝口而出: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顧絳眼前一亮,驚訝地打量我,仔細揣摸詩中意味,說道:“先生此句似乎也是求學勵志之作,不知先生師從何人?大江以東便是汪洋大海,先生蹈海往東,莫非汪洋之東也有大賢?”

“當然,”我心想汪洋之東便是西方,西方文明並不輸於東方文明,人家也經歷過封建帝制,但卻率先實行民主,走在了時代發展的前列,相反中國人一直自誇祖先如何如何,但卻始終逃不出幾百年改朝換代的怪圈,相比之下,中國人確實有夠愚昧。“西方的大賢,有一套富國強兵的治世方略,只是說來簡單,做起來艱難,顧公子如果有意,不妨遠渡重洋,實地考察一下西方國家的政治。”

顧絳懵懵懂懂,點頭答應而去。洪春雷思索道:“大江歌罷掉頭東……噢,想起來了,周總理的詩,你剽竊!”

“那又怎樣,你告我啊!”我厚顏無恥地笑道,“要知道這是古代,沒人管你智慧財產權那一套,你若不服氣,你也可以寫詩啊,毛主席,周總理,你想得出來就是你的!”

“我……我才沒你那樣無恥!”

洪春雷義正辭嚴拒絕了我的提議。後來我才知道,這位大姐雜學知識少得可憐,跟她情況相類似的,還有畢業於國防大學的傅天鈞,這二位在大學都是高材生,可惜太用功了,沒時間學別的,他們在文史方面的知識比中學生還不如。

幸好老子沒上過大學。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29章 未來名士

回營後和洪春雷商量如何安置林尊賢和馬騰蛟等人,洪春雷的意思,先將秦紫瑤派回去報平安,並要他們耐心等候。因為聽我介紹了外面的形勢,洪春雷也認為景玉書等人是被袁韜當作槍使,袁韜很可能已經在往川北移動,訊息傳來,景玉書的去留立見分曉,她想抓緊這段有限的時間,儘量爭取景玉書,把他攬入自己的旗下。

吃過午飯,下午接著講課。

為了驗證一下有多少人是衝著美女而來,去蕪存菁,洪春雷下午沒有到場,呼九思李勝等人當即離去,只剩下景玉書和數十名部下留在課堂。

顧絳也在其中。

按照洪春雷的課程表,下午應該講如何發動農民打土豪分田地,不過景玉書另有問題,他要我緊接上午的內容,談談為何中國幾百年就會出現一次改朝換代現象,有沒有辦法避免。

我整理一下思路,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