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古城牆已隔著江水橫亙在眼前。徐春與我們分道揚鑣,自回魚腹鎮。我和其餘三人則乘船過江,從水門進入城內。
雖然隔著幾百年的時空,此時的重慶還遠不能跟以後現代大都會的繁華相比,然而登上嘉陵江畔會仙酒樓,憑窗遠眺,江面上舟楫如梭,往來不絕,那感覺,簡直心曠神怡,恍若隔世。
“李公子,覺得此處風光如何?”請我們吃飯的王守正笑咪咪地問。
“好,好,簡直是如詩如畫,如夢如霧!”
三個傢伙相視而笑,好象我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王守正說:“既然是如詩如畫,還請李公子賜詩,也好為我等今日之會留一佳話。”
王守正這一提議,得到另外兩人的拍手贊同,可憐我什麼時候寫過詩,讀書那會倒是學過幾首,不過都是別人寫的……且慢,《尋秦記》裡項少龍不是經常拿後人的詩去唬古人嗎,我為什麼不可以有樣學樣?只是,要想剽竊後人的詩也不是那麼容易,且不說現在是明朝,我肚裡那點貨色大半都是唐詩宋詞,根本沒辦法作弊;就算“借用”老人家的大作,難度也相當大,因為這是命題作文,記憶中老人家就沒有寫過讚美重慶的詩詞,我總不能站在會仙樓上,對著嘉陵江水,搖頭晃腦唸叨“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鮑君恩見我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