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忘了武皇帝,也是大量啟用江南士族,反而激起關隴門閥的反對,遭到殺身之禍的。”李重九反駁道。
聽了李重九之言,姬川頓時啞口無言。(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為王(第二更)
房間內姬川與李重九二人君臣相談,彼此都是開誠佈公。
姬川聽李重九說楊廣正是因為扶持江南士族,結果反而遭到關隴門閥反噬,結果敗亡後,細細思考了一會,但隨即道:“陛下,微臣方才確實有思慮不周的地方,但是大可以退一步,不要趕盡殺絕。”
李重九當下道:“姬愛卿是肺腑之言,朕怎麼不知道。朕若是放寬一些,對於那些士族網開一面,他們就不會那麼死心塌地地支援李世民,平定關中自也是會更容易一些。但是你覺得眼下我大趙還能容得下,關隴門閥的投效嗎?”
姬川聽了陷入沉思。
李重九繼續道:“天下雖廣,百姓雖眾,但是高高在上,就只有那些人。若是朕將來允許關隴門閥的投效,那麼河東士族,以及新扶持的寒門,商閥,他們的利益就會受損。事實上,奪取天下就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朕既取年號為革新,何為革新,當然就是革舊布新。正如壞掉的血肉不除去,怎麼會有新的血肉長出來。”
“你看那些以往高高在上的關隴門閥,乍看正是盛時,但在朕的眼底已是暮氣沉沉了。將來引領我大趙,引領我華夏的,絕對不是這些人。所以朕這一次就要借伐唐的機會,徹底挖去這些已經是爛掉的血肉,而將來攻下整個大唐之後,所有的利益,由朕的手中決定,交給大趙的子民劃分。同時也是告誡那些士族門閥,不要想左右逢源。雨露均霑的事,凡是與我大趙為敵的。就是這個下場。”
姬川聽了李重九的話,久久沉默終於道:“陛下。微臣明白了,正如同要將舊的屋子拆掉,重新建一個新的。這是打爛一切罈罈罐罐,萬丈高樓平地而起。”
李重九聞言哈哈大笑,目光看向遠方道:“不錯,就是打爛一切罈罈罐罐,楊堅就是因為出身於關隴門閥,故而奪取天下後妥協關隴門閥太多,最後導致他的兒子征討高句麗時。關隴門閥的反噬,這樣的門閥要之何用。反正關隴門閥已是統治中原百年了,眼下是更換新血的時候了。”
李重九知道自己與李唐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己不出生關隴門閥。所以當初李淵才不將嫡女李芷婉嫁給自己。但換一個處境,自己真的成為李淵的女婿,也永遠無法在李唐內部身居高位,這就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
事實上隨著李重九這番非我即敵的宣告,藉由河東三族的族長傳遞給李唐內部後。一日之內,李唐各地辭官的官員。竟多達百人。諸如李唐秘書郎薛元敬,以及中書舍人柳姡В�際遣桓娑�稹V劣諦Я��械慕�歟�燦惺�絲�誦〔睢9矣《�擼�踔粱褂腥死�吡俗約喝寺懟V鋇攪死釷爛襝鋁鍅�危�繃思父鋈恕U饊油鮒�綺龐興�米�5背趵釤品ブJ保�跏萊澉庀鹿僭狽追著閻6�堤頻囊荒弧R彩遣鉅壞閽誒釤粕砩現匱蕁�
李重九也算給關隴門閥留下一絲餘地,沒有趕盡殺絕。若是將打擊面,從李世民一人,擴大剷除到整個關隴門閥,那這場徵唐之戰,恐怕還要再多打幾年,最後徹底清除關隴門閥在關中影響力才行。
就在李重九接待河東三族的族長時,趙國的前鋒大軍,已是抵達了軹道上的重鎮鐵剎關。
蘇定方縱騎打探鐵剎關上唐軍的守備,但是騎兵一旦突進,就被一頓亂箭射回。
蘇定方見此皺起了眉頭,他自為趙國前鋒來,一路上連戰連捷,連破唐軍七城。但是卻在這鐵剎關前犯了難,這鐵剎關十分艱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也是一點不為過。
關前有一個厄口,聽隨軍嚮導說這厄口十分狹小,平日走道時,也時常有車馬在這裡爭道,結果墜入絕壑。
鐵剎關如此難攻,但又不得不攻打,因為這關卡扼守著軹道上的必經之路。若不攻下此關口,那麼趙國大軍將無法透過。
就在這時候,一名小校前來稟告道:“蘇將軍,羅將軍率軍趕到!”
蘇定方聽說羅士信趕到,心知是無法獨佔這個攻破鐵剎關之功,心底不由暗罵,這羅瘋子怎麼早不來晚不來,偏在這時候到。所幸蘇定方與羅士信同是徐世績屯衛軍的大將,就算破城了,也不用擔心對方搶奪自己功勞,於是蘇定方就下令人馬,在關前駐紮下來。
不久羅士信率領人馬趕到。
羅士信一見鐵剎關還未被蘇定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