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5部分

伐唐,明年夏糧收上即可,若是陛下緊急呼叫,可以預支黎陽倉,洛口倉的軍糧,下個月就可以出動二十萬以上人馬,三個月之用。‘

禮部尚書高徐道出面質疑道:‘但是黎陽,洛口倉內的軍糧,這幾年用兵打戰,討伐王世充,杜伏威,以及今年宋將軍南下攻打林士弘,都已是用去甚多了,陛下之前就下令封存兩倉糧食,非輕易時不可動用。僅憑去年和今年收上的糧草,足夠大軍支用?‘

林當鋒道:‘請高尚書勿要懷疑,我們戶部一粟一毫都計算在下,絕不會有所差錯。‘

李重九點點頭,林當鋒主持的戶部,還算給自己辦得不錯,算是個好管家。所以自己對他還是信任的。

林當鋒道:‘陛下,微臣認為眼下關中疲敝,若是再行困殺之法,將來就算取了關中,恐怕恢復也需十年之功,微臣以為乘此進兵,一戰而克,將來收拾起關中來也是容易,還能以長安為起點,溝通西域,如此商貿便利,更是數倍於懷荒鎮。‘

李重九也知道,這也算是林當鋒代表的趙國商閥的意見,他們早就看上了以長安為起點,絲綢之路的龐大貿易。

所以極力勸李重九先攻下長安,同時不要讓長安蒙受太大的損失和破壞。

下面又是數人提出了伐唐的利弊。

但一日上午,大殿廷議沒有議論出結果來。

李重九與宮內賜宴百官,自己則走進偏殿休息,但可以猜測這一頓飯很多人都是吃得沒有滋味,筵席上關於攻唐的爭論,還是沒有停止。

李重九起身去偏殿時,姬川,張玄素,虞世南三名中書侍郎則是一併跟隨而來。

李重九道:“姬侍郎,若是你要來勸朕攻唐,那麼緩一緩,等事後再說吧!”

姬川向李重九道:“陛下,並非是如此,我們剛剛從風聞司得到訊息,李世民手下的天策府記室參軍薛收,十日前秘密來到京城,拜訪了刑部尚書薛萬淑,據風聞司的細作發現,他們秘議了一個時辰,之後薛收才離去。”

薛收對於此人,李重九並不陌生,李世民一貫是用此人作為說客,前往各處拜訪,執行秘令的。

而眼下對方竟是拜訪了薛萬淑,並且薛萬淑在朝堂上提出反對攻唐之策,這其中是不是意味著二者有聯絡呢?

李重九想到這裡道:“薛收還在幽京嗎?”

“是的,陛下,風聞司已是派人監視,只是怕打草驚蛇沒有動手,若是下令抓捕,一個時辰後就可以拿來到陛下面前。”

‘那朕就要一個時辰後,見到薛收,記著要活著。‘

‘諾!‘

李重九很欣慰,風聞司辦事的效率還真是高,不枉費了自己這幾年,投了大把錢在風聞司的身上。

李重九道:‘張愛卿,你以為伐唐之策是否可行呢?‘

李重九看向張玄素,張玄素這幾年為大趙出謀劃策甚多,很少有失,在朝廷上有再世張子房之說。而溫彥博則自是被譽為李重九的蕭何。

而且李重九凡是作重大決定前,都願意先聽張玄素意見,再作決斷。所以張玄素在李重九心目中影響力可見非比尋常,因此姬川和虞世南都是豎起耳朵,想聽聽張玄素的意思。

張玄素聽了垂下頭道:‘陛下,微臣雖主張伐唐,但是今日盧御史和高尚書說得也不無道理。‘

李重九聽張玄素這麼說,又幾乎等於沒說,於是問道:‘張愛卿,這麼說,顯然心底也是有顧慮啊。虞愛卿呢?‘

虞世南拱手道:‘此事關乎重大,微臣也不敢輕易下斷言。‘

溫彥博,王珪,魏徵,張玄素,虞世南都是持謹慎態度,諸臣之中還是姬川,周州,林當鋒這樣少壯派最主張伐唐。

但武將之中徐世績,王馬漢,薛萬徹都是最積極伐唐。趙國朝廷上呈現一種十分明顯的武將主戰,而文臣態度謹慎的局面。

自古以來,武將多是主戰,因為有戰打,他們才有軍功。文臣一貫謹慎,因為打戰有變數,他們更擅長從政治談判中,獲取功勞。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朝堂上太多武主戰,文主和的原因。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朕先去用膳,你們再考慮考慮,下午的廷議會有大致的決定。‘

李重九正待轉身,這時候張玄素上前數步,來到李重九身邊道:‘陛下,當年隋伐陳,晉滅吳,雖都是以舉國伐一偶,看似兵力懸殊,但兩國之主都十分謹慎,以數年之功籌謀甚久,沒有操切過急。‘

張玄素一言,姬川隨即反對道:‘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