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了橋,之後一拐從路旁直插亭子那而去。

見之一幕,眾行商都停下了腳步,心道這少年,怎麼衝撞而去。

因為這少年只穿著一身麻布短衣,即便是那亭中少女的僕役,都穿得比他奢侈許多,兩邊怎麼可能熟識。

但是令人詫異時,那名少年在亭前下馬之後,那些鐵甲大漢並沒有上前將此人按倒在地,反而是一人上前替對方牽過馬來。

這名少年居然直接走上了亭子。

見之這一幕,眾行商都是傻了眼了,這少年到底是什麼身份?

這少年自然是李重九,而亭中那一襲白披風的少女,自然是從太原郡趕了幾百里路,親自到上黨郡的李芷婉。

李重九拾步走上亭子,看見李芷婉正是一副負手凝望遠方長河的模樣,其臉頰邊的白貂毛,順著帶著幾分寒意的北風,柔柔的舒展著。

李重九忽然有幾分,不認得眼前的李芷婉了,當初在山寨時,自己與對方唇槍舌劍,並沒有覺得。

但是此刻李芷婉,卻是帶著一種凜然的貴氣,這並非突然而成,而乃是李家門閥百年之底蘊,世家之後的雍容。

果真是要成暴發戶一夜即可,但是貴族卻需三代而成。

在他那個時代,那些不思進取的富二代往往成為貶義詞時,人們卻習慣性地忽視這個階層之中的精英,將他們今時今日的成功,地位,全數歸結為有一個好爹。

難道只有布衣而王天下,才是英雄麼?…;

無論是這位李三娘,還有他兄長李建成,李世民,還有他們的父親李淵,哪一個不是人中之龍,隴西李家,就是大隋天下中門閥世族的精英。

“李兄!”

李芷婉已轉過身子,將李重九從思路之中扯回。

“三娘!”

李重九從李芷婉眼底,看到一份毫不掩飾的喜悅之意,當下先言道:“多謝三娘,救下我六名兄弟,七千寨上下對此之情銘記在心。”

李芷婉微微一笑,言道:“李兄,客氣了,雖談不上舉手之勞,但是此事既由我們而起,自當由我們解決。”

說到這裡,李芷婉一旁的丫鬟劍雪,拿著一錦盒奉上交給李重九。

交給李重九後,劍雪調皮地向李重九吐了吐舌頭。

李重九接過錦盒之後,不明其意,只聽劍雪笑著言道:“李公子,這是小姐特意去太原郡郡守那,給你們七千寨弄來的九個人的黃籍。”

聽到劍雪這麼說,李重九臉上不由浮上了一絲驚喜之色。

這正是李重九當前最想要的東西。李重九接過錦盒來。

所謂黃籍,乃是當時戶籍,用黃檗處理過的紙﹐可避蠹魚,故而紙色為黃。而黃籍之上,硃筆隱注,紙張悉縫,有所在官府印章,記入案策,證明你乃是大隋朝正式的子民。

當初李芷婉下山時,李虎寫了一封山寨數人的資料,交由李芷婉,讓他辦下黃籍。此事後來隨著殷開山攻打山寨,眾人皆以為是李家所為,故而將此事都忘記了。

沒想到李三娘卻還記得。

李芷婉笑了笑,言道:“辦這黃籍,卻比救下你們六名弟兄容易多了。”

“這如何說得?”李重九不由訝然。

當時李虎的權宜之計,是七千寨山賊以曲部佃戶的身份,附籍至李家名下,待到數年之後,再改為良人,眼下如此容易辦得,卻是意料不到。

李芷婉尚未開口,劍雪即搶先言道:“還不是今日天子征討遼東,太原郡郡守民戶不足,特將大索貌閱之事,推延了數月了。故而我們小姐才有機會央郡守將你們補入的。”

才想的。李重九這才恍然大悟。

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

大索貌閱,輸籍定樣,乃是隋文殿堅執行的兩大國策。

開皇初年之時,國家人口不足,故而楊堅下令,州縣官吏徹查戶口,此稱為大索貌閱。

此國策從開皇三年,一直執行至大業七年。隋朝的人口由最初的三百八十萬戶,增加至大業五年最盛時的八百九十萬戶,此亦代表大隋的國力達到了巔峰。

李芷婉幫助李重九取得黃籍,即是鑽了此空檔,以未被官府收錄的戶口的名額,取得了黃籍。

李重九從錦盒之中,取出幾張黃紙上,皆書有被錄者的容貌,以此定黃、小、中、丁、老五等。

定此五等,乃是為了輸籍定樣之法,為了定製稅額,以決定不同者的力役,調傭,以及賦稅。

黃紙並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