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九沒有說話,這時一旁一名紈絝子弟般的人物走過,看了李重九一眼道:“沒有帖子也想入內,月下名花不歡迎外地人。”
紈絝子弟也是不快,今日來月下名花的,雖都是一聽曲大家天下無雙的曲藝的,但月下名花終歸還是青樓之所。達官貴人中,甚少有人帶女眷前來。李重九與楊娥皇一道不免有些不倫不類。
李重九聽了橫了對方一眼。
雖只是淡淡地看去,但眼下李重九乃是千萬之人掌權者,大趙帝國的皇帝,一旦真的流露那般氣勢,只是一個眼神,已是讓這紈絝子弟打了個激靈,不由向後退了一步。他也是有眼色的人,心底驚道,此人到底是什麼來路。
於是他勉強抱拳強笑道:“在下元輕侯,家父元寶藏,不知兄臺高姓。”
李重九轉過頭道:“就你還不配問。”
被無視了!元輕侯本以為自己報出家門後,對方至少看在元家和父親的面子上,會改顏相向,沒料到他直接無視自己。
楊娥皇在李重九身邊道:“元氏乃是拓跋氏漢化後改的漢姓,出自當年北魏皇室,而元寶藏,又乃前武陽郡郡守,汝國公。”
李重九道:“我知道,這元寶藏乃是魏徵故主,這一次平定洛陽,魏徵有上奏摺向我保,在洛陽元氏一門的周全,我已經答允他了。”
楊娥皇莞爾笑道:“我還以為你不知道呢,原來還一清二楚了。”
李重九道:“洛陽這地方隨便一個牌坊掉下來,都能砸中三五個王侯,公卿更是過江之鯽。”
元輕侯見李重九完全無視他,自顧與旁邊佳人說話怒了道:“好有本事,本少爺倒要看你有何本事進月下名花這個大門?”
李重九沒有理會,而是對身旁隨從吩咐了一聲,隨即隨從走到門外攔住了一輛馬車,馬車上坐著是一名穿著緋袍的官吏。
大趙戎服,五品上尚紫,六品下緋綠,故而民間有云,滿朝朱紫貴,可見這名身穿緋袍的官吏,身份不低。不過李重九隨從與他說了幾句話後,對方當下拿出一張名帖交給他,隨即下了馬車朝月下名花方向遙遙一拜,立即坐上馬車走了。
而元輕侯看著李重九,楊娥皇二人拿著名帖,輕而易舉的走入了月下名花的大門,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ps:不是最近我不努力啊,因為八月中旬就要封推了,所以前文正在抓蟲子,在不改劇情前提下,修改更通順一點。俺能爭奪到這次封推的機會很不容易啊,在這裡先拜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
入了月下名花後,卻見與十年前李重九來月下名花時,幾乎全然沒有差別。
景物依舊,竟令在場不少洛陽士人竟然潸然淚下。
洛陽十年來,楊廣避難江都,李密圍攻洛陽,王世充篡權自立,又經李唐攻城之難,百姓疾苦,原先三十萬戶百姓,到了李重九攻取洛陽時僅僅不到三萬戶。李唐圍城之時,洛陽百姓餓死無數,令百姓今日想起來猶如浩劫一般。
而今趙國佔據洛陽後,不出三個月,洛陽人口已恢復為六萬戶。
想到這裡,令在場之士,無不百感交集,十年來物是人非,竟連當初盛極一時的月下名花竟也是焚於戰火。而今月下名花重新裝潢,不別取新意,而是恢復故景,令在場眾人看及這似曾相識的景色,不由感慨萬千,恍然有種光陰而彈指而過之感。
李重九見此亦不敢暗贊這番心思。
交了名帖入內後,當下有俏麗的婢女前來迎候,李重九對一名婢女道:“不知曲大家得空嗎?我們想見她一面。”
那婢女抿嘴一笑道:“這裡來的好幾百客人都是要見曲大家一面的,曲大家怎能分生呢?這位客官儘管放心,小婢會伺候你們周全的。”李重九仔細看去,但見這名婢女不過二八年紀,但很有姿色,眉目間傳遞著風情。
一名婢女都如此了,難怪月下名花,令無數洛陽子弟趨之若鶩。
婢女引李重九進入軒內,卻是見數行詩作掛在屏風上。入內的客人人人可見。當堂十幾名士子站在詩作之前,搖頭晃腦的念起。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婢女對李重九介紹道:“這正是當年一首傳唱天下的琵琶行,當年詩會中所作的這首琵琶行,將月下名花與曲大家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