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半生將官,我今日舉他們二人例子,是告訴大家,讀書人就算是學富五車又如何,男人沒有血性就是一人懦夫,書讀得再多,也是懦夫。同樣的為將者,若不能忍辱,就是莽漢。所以朕開設講武堂,是為了讓士子們培養自己的血性,而讓將官們懂得什麼是剋制。”
“當一個男人有了血性以及剋制,才能真正的被稱作軍人,這樣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志向,就將會百折而不回,勇往而直前。”
眾士子聽得不由呼吸都變得急促,來濟心道這是讀書半輩子都聽不到的文章啊,振振有聲,可聽金石迴響。
而來濟身旁不少士子此刻都是目湧熱淚,掌聲突然在校場上響起,久久不息。
風雪倏然也停止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
唐之後,開科舉之道,讓讀書人專事科舉,以至文武殊途。到了宋,明兩朝,有感於唐朝末年,軍閥割據,所以朝廷上下講究以文御武。讓讀書人專門去讀書,不要學習武事,而專門讀書好了,打戰的事專門由武將擔當。
習文不習武的讀書人,就容易喪失漢隋以來一直傳承的尚武精神。
尚武並非是去讓人去和別人持強鬥狠,而是透過競爭,來培養男人心底的血性。而一個讀書人失去血性,只有兩種樣子,一種是懦弱不敢當事,大事臨頭做縮頭烏龜,沒有擔當,還有一種就是在現實中透過牢騷,抨擊各種不公,以這種挑戰權威的方式,來假裝自己很有血性。
一直被後世視為先進的科舉選拔之制,但最終反而成了毒瘤。科舉制事實上還不如漢唐時,以察舉制,徵辟制選拔方式,雖然士族門閥壟斷了人才資源。但至少貴族世家中男子,培養方式下一代的方式不會偏科。
當然李重九反對科舉制,而並不是要廢除科舉制,眼下士族力量空前強大,不用科舉制的方式,無法將選材大權把握在自己手中,這是從國家利益上來考量。
只是他將科舉制取材方式改一改,改變隋唐明清單單以文取士的陋習,同時給讀書人第二個出路,就是入講武堂學習,有了這條出路,讀書人就不會只在讀書科舉之路,也可以文武兼修。李重九就是透過這種方式來培養讀書人的尚武精神。
自漢唐以後,中國真正用讀書人來當兵。袁世凱算是第一人。當時中國經歷甲午之痛後,袁世凱小站練兵。全面模仿德**制,吸納有文化的讀書人。有志青年當兵,成就了中國近代陸軍的雛形。
就在幽京這風雪連天時,關中灞水河畔的長安城也是落下一場大雪。
大雪覆蓋了宮殿上的琉璃瓦,在廣袤的屋舍中,入夜的鐘聲,悠然迴盪。
李淵所在無極宮中,一片燈火通明。
大唐之主李淵,此刻正看著左右近侍在他面前緩緩展開的地圖,目光森然。
一旁內史令蕭瑀向李淵道:“眼下徵梁之戰已是大獲全勝。我軍攻勢凌厲,已是攻下江陵,蕭銑不戰而逃,率萬餘士卒和家眷,乘舟逃亡。李靖率戰艦追擊數百里,後得知楚帝林士弘陳兵下游,故而暫時退兵。眼下荊州,交州諸州各郡都已是獻表投降,蕭銑只剩下豫章等數郡苟延殘喘。”
李淵笑了兩聲道:“李孝恭。李靖二人破蕭銑如摧枯拉朽,二人著實令朕欣慰啊。”
劉弘基道:“陛下你看,破了蕭銑新收之地,加上不久前又破了王世充。兩者之地並在一起,昔日大隋的江山,我大唐已是打了一半有餘。”
蕭瑀言道:“是啊。陛下,現在剩下半壁江山。趙國又居其半,而剩下就是已降伏陛下的杜伏威。還有楚帝林士弘,漢陽太守馮盎三家,其餘盡數為大唐所有。”
聞此李淵頗有感慨的撫須言道:“昔日隋失其鹿,天下群雄並起,你爭我奪,形勢比漢末更亂十分。朕當初從晉陽起兵時,立下大志要掃清寰宇,掃平天下群雄,而今終於得其半壁江山。屈指算來,朕只用了還不到五年。”
李淵滿臉得志之情,他不知在另一個時空中,他也是用了五年,還平定了竇建德,王世充,蕭銑,林士弘,馮盎。
李淵創造了一個歷史,他是繼秦始皇后,用時最短一統天下的帝王,這個記錄不僅空前而且絕後,到了今天也沒有人打破。而這個時空,李淵卻遇上了李重九,但即便如此不出五年,攻下了半壁江山,已是足以令人自豪了。
聽了李淵這麼說,劉弘基,蕭瑀二人一併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劉弘基道:“設使天下沒有陛下,當世之間不知幾人稱孤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