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比以往不一樣。

契丹來犯,若是城破,涿郡老幼皆無法倖免。故而沿途村莊的百姓們皆是自發提著一籃粟米餅,擰著一壺酪漿。默默地站立在路途之旁。

一旦有將士渴了累了,就隨手拿過老百姓籃筐裡拿過。

李重九見到路途之上,一名白髮蒼蒼的老嫗,提著一串親手打出的草鞋,不斷詢問過路的兵卒們是否需要換補。

這一幕李重九見了亦是不由感動,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這曲嫣然說的話,又在耳邊響起。歷朝歷代帝王將相,能在實現自己野心時,兼顧百姓。已足以留下好的名聲。

自己能否做到?

大軍離了平原,就進入重重,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之中,現在腳下乃是隋煬帝為徵高句麗而修葺的御道。足可容得三輛馬車在崇山峻嶺之間並肩行駛。

兩萬郡兵,三千高句麗輔軍,一千木昆部騎兵。五百花郎軍將士,行進於漫漫群山之間。

入了遼西郡後。人煙逐漸稀少,大軍休息過夜。即在道旁。士卒們拖下綁腿,並挑開腳底的血泡,之後將稻餅捏碎和水放在鐵馬盂中,再灑上一點半星的粗鹽,再用礪石打火引火之物燒煮。

這也是沒辦法,作為軍糧的稻餅,舂得不夠徹底,大半沒有脫粒,故而若不煮熟,十分粗劣難以吞嚥。

這也是條件限制,不過士卒們去都沒有怨言,眼下天下大亂,田地荒蕪,涿郡之地,貧苦的百姓只能吃豆屑雜糠,樹皮樹葉,蓬實橡面,什麼都吃,若非魏徵向李重九提議設立義倉,施粥供民,這一個冬天下來,涿郡最少要餓死萬人。

至於其他各郡的情景,實不忍提起,人競相食的事情,不用外郡逃難來的人現身說法,眾人也都是知道的。

所以作為士卒有一口飽飯吃,儘管是粗劣一點,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