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至於其他各郡的情景,實不忍提起,人競相食的事情,不用外郡逃難來的人現身說法,眾人也都是知道的。

所以作為士卒有一口飽飯吃,儘管是粗劣一點,已是相當滿足了。

至於金春秋看到供給給自己花郎軍的飯食,也是難嚥的稻餅本也是氣惱,但看了其他諸軍的飯食如此,特別是李重九本人居然也是拿著稻餅硬啃,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當下就更說不出話來了。

金春秋仔細觀察,見郡兵雖是吃著粗劣之飯食,但仍士氣十分高昂,不由默默點頭,心道大隋人的堅韌,果真更勝於新羅人。

進入遼西郡後,李重九雖是全是步軍,卻不擔心契丹奚族騎兵的包抄伏擊。契丹奚族大軍的動向,突地稽的靺鞨斥候,崔序的丁零斥候,皆是不斷傳來。

在抵達遼西郡兩日之後,突地稽,崔序皆是率族中戰士前來。突地稽帶領靺鞨戰士一萬人,而崔序則是帶著丁零部五千人馬。

這皆是兩部最大動員,其中李重九記得去年,突地稽與羅藝交戰時,部中能動員的最多不過八千戰士,現在除了八百名被調入萬勝軍的靺鞨勇士,突地稽居然還能湊出一萬戰士來。

原來李重九在高句麗連連大勝之後,聲威大震,不斷有同宗的粟末靺鞨的族人,從粟末水渡過遼水,前來投奔突地稽。故而突地稽麾下的靺鞨部族人不斷加增。這一次契丹人侵入遼西,劫掠了好幾個靺鞨部落,燒殺搶掠,突地稽大怒下,也是備齊了兵馬。

金春秋他本擔心李重九實力不足以對抗契丹,但聽說靺鞨,丁零兩部派出一萬五千人馬會合後,頓時心底有了幾分底氣。

但金春秋隨即檢視了一番兩軍,又對比了一番李重九的郡兵,不由搖了搖頭。

丁零部,靺鞨部士卒皆是部落青壯,皆有老弱年輕壯漢皆有,裝備簡陋,簡陋到何等程度,一根大棒上釘幾顆骨頭,即可作為武器,士卒們皆是蒙著獸皮,渾身沒有像樣的鎧甲,手持木盾,獵弓前來參戰。

不過儘管裝備簡陋,但金春秋看著戰士身上墳起的肌肉,一身古銅色的肌膚,皆知這些人生長在窮山惡水之間,其精壯悍勇卻可以大大彌補裝備的不足。

當下李重九會齊大軍後,繼續前進。丁零人推著他們的大車,跟在大軍身後。

丁零人的大車上,裝載著他們食物帳篷,無論是作戰還是遷徙,丁零人走到哪裡,大車就跟到哪裡,丁零人的車輪高十分誇張,幾乎與馬同高,也是因為丁零人喜歡用高車,故而也被稱作高車族。

高車族淵源出自敕勒一族,同現在漠北的薛延陀,回紇乃是同宗,當年柔然崛起草原時,丁零人臣服與柔然,之後北魏九伐柔然,虜走了六七十萬的丁零人內遷至漢地,此後這一支稱為山居丁零。

後內遷漢地的丁零人翟遼,聚集丁零人在河北立國翟魏,之後為慕容鮮卑的燕國所滅,不少族人皆被遷至位於遼西郡的北魏都城龍城附近安置。

燕國被滅後,丁零人依舊在遼西生活,但生活已十分困苦,不過使用大車的風俗依舊保留下來,如現在丁零部的統軍崔序就自稱為翟遼的後人。

而丁零人之後,則是遼西靺鞨人,與丁零人推著大車相較。

靺鞨人則是每人皆一匹大馬,或者最少兩人一匹,靺鞨人的馬,不少並非是騎乘的,而是用作挽馬之用。遼東馬善於賓士,且能負重,皆被拉去作戰馬使用,但這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遼東馬個頭都很高,但速度不快,故而更適合作挽馬。

大軍會合之後,前鋒已與契丹前鋒騎兵遭遇,爆發了幾騎,幾十騎的小規模戰鬥。

由於李重九的主力騎兵尚未趕到,故而作為斥候的,都是靺鞨遊騎以及郡兵騎兵。兩萬郡兵雖是以步兵為主,騎兵不過千人,但不代表郡兵騎兵勢力不濟。郡兵騎兵篩選都是邊郡的良家子弟,擅長弓馬,並且裝備精良。不過據說契丹的前鋒斥候,也是族中百裡挑一的勇士精選。

斥候戰規模雖小,但卻是兩軍決戰前彼此試探。不僅試探勢力,還必須將周邊地形,敵軍情報,皆是收集回稟。

這一番斥候激戰下來,契丹斥候騎兵傷亡了上百騎後稍稍退卻,原來是遼西高山密林,河谷縱橫,最厲害的斥候,並非是騎兵,而是生長在此,熟悉地形的靺鞨人。

契丹雖也有林中人窺探,但終究強龍不敵地頭蛇,結果放棄了前方糾纏,退卻到鄰著白狼水畔,一處平原之上。

平原之上一覽無遺,李重九站在山頭,看著契丹人的營帳隔著白狼水,鋪滿了整個平原,白色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