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回 周霸棍掃南唐將 重進槍挑宋英雄

武德皇帝趙匡胤,看見來人從盒裡拿出一樣東西。此物有小孩巴掌大,其形狀像個佛手,上掛一條金鍊。這佛手是用黃色宮緞做成,外邊用五色絲線繡著兩條龍,為“二龍戲珠”。龍的眼珠子鑲嵌寶石,佛手周圍掛著串串珍珠,精工細做,十分好看,裡邊裝得鼓鼓的。這個東西拿出來香味撲鼻,聞到這股香氣,只覺得頭清眼明,神清氣爽。

這是個什麼玩意兒呢?此物叫“珍珠佛手香囊”,是古代妻子為丈夫、母親為孩子做的裝飾品或紀念品。裡邊裝的上等香料和藥物,帶上它可以解毒、避瘟、清熱、祛邪,好處太多了。這個佛手香囊很貴重,是宮廷內皇家之物。

趙匡胤看見香囊,觸景生情,心裡不好受,眼中含淚,抬頭看看來人,立刻認出來:是他到了。

這個身穿孝服,要殺趙匡胤的人是誰呢?

此人姓李名重進,是山西太原人。想當初,趙匡胤不得第時,無家可歸,隨著盟兄柴榮投靠元帥郭威。郭威的妻子柴氏是柴榮的親姑媽,郭威是柴榮的姑父。柴榮和趙匡胤是磕頭弟兄,所以趙匡胤管郭威也叫姑父。郭威有個姐姐叫郭玉蓮,嫁到山西李家,所生一子就是李重進。李重進這個人有點歪才,文武精通,一直為官鎮守揚州。後來趙匡胤和柴榮,保郭威扯旗造反,打敗北漢王,建立周朝,郭威當上周朝的皇帝。郭威貴為天子,萬事如意,就是沒有兒子。郭威就想把外甥李重進過繼為子。柴王妃不同意,說李重進歲數大,脾氣粗暴,她不喜歡。想過繼她孃家侄子柴榮。柴榮聰明孝順,把郭威夫妻哄得眉開眼笑,最後把柴榮冊封東宮守闕殿下。柴榮成了郭威的兒子,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兩人成了姑表弟兄。因為李重進是國家命官,公務在身,不常到郭家,所以,他和柴榮、趙匡胤等人很少見面。

李重進有本事,為人詭詐,保過晉朝、漢朝、周朝,是三朝為官。郭威當皇上封他為淮南節度使,鎮守揚州。郭威駕崩後,柴榮即位,又加封他中書令,鎮守青州。柴榮死了,小太子柴宗訓繼位,他仍在青州。不久趙匡胤登基,廢周建宋,周朝老臣官復原職,有的加官晉爵,所以各地州官、知縣、節度使,紛紛投靠趙匡胤,成了宋朝的命官。

唯獨李重進不降宋,把趙匡胤恨之入骨。

他想:我是周朝的皇親,姓趙的從哪兒冒出來的?不是正根兒!他決定興兵討伐,滅宋扶周,保小幼主柴宗訓重建朝廷。他幾次要出兵,又怕自己兵微將寡,打不過趙匡胤;他想和南唐聯合打宋。就這樣,派去使臣到南唐國都金陵,見著唐主李煜,說明來意,李煜猶豫不決。他的護國軍師於洪,極力主張出兵,滅宋興唐。他想收復江北的十四州六十縣,這十四州是趙匡胤頭次下南唐打下來的,還想搶回去。一個要興唐,一個要興周,志向不同,滅宋的心一樣。李煜派大將朱叉關元帥劉孝帶兵一萬和李重進合兵一處,搶關奪城。老道於洪在後加緊練兵,準備和宋朝決一雌雄。為了刺探宋朝兵力情況,派朱叉關元帥劉孝到汴梁下戰表。前邊下戰表宣戰,後邊開始起兵開仗。

李重進和劉孝集聚兩萬人,搶關奪塞,來勢兇猛。宋朝官員紛紛敗走,南唐得下數座關城。大兵繼續往前推進的時候,趙匡胤御駕親征。先鋒官呼延鳳十分勇猛,復奪城池,連日來搶回縣鎮,殺退南唐兵馬,嚇得南唐兵抱頭鼠竄,退到朱叉關。

朱叉關主帥正是李重進和劉孝。二人商量怎樣才能保住朱叉關。李重進說:“趙匡胤帶五王八侯,發來傾國大兵,銳不可當;咱們兵微將寡,開兵見仗準吃虧,又不能棄關逃走。唯一的辦法,用智謀巧勝趙匡胤。”

劉孝說:“衝鋒陷陣我首當其衝,動心眼我暫時沒有好主意,這麼辦,你出主意,我照辦吧。”

李重進說:“自古有那麼一句話: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咱要是把趙匡胤抓住,宋兵不打自亂。”

“你說的是笑話!趙匡胤現在是一國之君,未曾動身行兵,保駕的文武官員,多如牛毛,像蒼蠅一樣圍前圍後。想行刺,我們到不了他身旁;要是打仗,宋國有的是將官,還用趙匡胤出馬嗎?他不上陣,怎麼擒住?”

李重進說:“我有辦法。現在宋兵還沒到,咱們兵分兩路,你帶兵守在城內按兵不動,如果宋兵先鋒隊到了,他討敵你別出城。多備灰瓶炮子和滾木,死守城池。他們打不開朱叉關,就得守在城下,把他拖住。我領一夥親兵衛隊,繞出城去,打探趙匡胤的行蹤。只要摸著他行軍路線,找一個險要之地埋伏好,半路劫殺,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只要見著他,把他見不得人的醜事揭露出來,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