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回 陶王妃除奸祭靈 宋太祖發兵徵南

東平王高懷德見著陶三春,說:“王嫂息怒,為了保全汝南王的英名,您委曲求全,先帶兵回府,為鄭王兄報仇的事包在小弟身上。”

陶三春說:“我兵困午門乃為不忠,趙匡胤殺我丈夫,乃為不義,他不義就許我不忠。想叫我退兵,必須應我三件事。”

懷德說:“王嫂!別說三件,三十件三百件,小弟都替聖上應下,不知哪三件?”

三春說:“第一,我丈夫被奸人韓素梅兄妹所害,我要他倆的項上人頭,給丈夫祭靈。第二,我丈夫為宋朝打天下,東擋西殺,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如今被害。叫趙匡胤披麻帶孝,親自發喪出殯,按帝王葬禮,要金井玉葬。第三,我兒鄭印幼年喪父,無人撫養,要子襲父職。若有奸人作亂,敗壞朝綱,我陶三春監管三宮六院,除奸佞掃讒妃,不能重蹈覆轍。這三件事,萬歲要答應,萬事皆休;如有一件不應,體怪陶三春無禮!”

高懷德說:“請賢嫂少等片刻,待我奏明聖上,回來答覆。”

三春說:“高王爺辛苦了。”

高懷德今天態度特別好,陶三春說什麼答應什麼,先把火洩下來,再說別的。

高懷德回到金殿,把陶三春要求的三件事,講給趙匡胤。趙匡胤聽了,眉頭擰成個大疙瘩,半天沒說話。高懷德在一旁著急了:“萬歲,這三件事你是答應不答應呀?”

趙匡胤說:“御妹丈,陶王妃提出的這三件事太難了,鄭印子襲父位是應該,朕應下。陶三春要監管三官六院,這可不行,太過份了!將來皇后、貴妃都歸她管,她成皇太后了。這還了得!” “萬歲,依臣之見,應該封。人家丈夫都死了,就該把陶三春封壽康宮,監管三宮六院。陶三春深明大義,文武雙全,正稱其職,替您分憂解愁,免得後宮作亂。再說,鄭王死了,家眷受皇恩,群臣也高興呀。否則的話,弄不好,眾叛親離。”

趙匡胤說:“好!就叫陶三春到壽康宮。還有,鄭王爺金井玉葬,叫朕披麻帶孝,有失國體。”

趙普急忙插言道:“萬歲,微臣看不失國體,我主禮賢下士,乃英明之君。當年周文王請姜子牙,在渭水河畔,周文王給姜子牙拉車,龍行八百步。周文王還當過車伕呢。披麻帶孝,只不過是說說而已,陶三春不會那麼做。只要全國舉哀,文武群臣為之送靈,萬歲看看死者,就可以了。”

“好,這件事朕也應下了。要韓氏兄妹人頭祭靈不能應。韓龍錯聽孤王口旨,殺了鄭子明,將他處死了情有可原。桃花妃子何罪之有?不是她害的人,不能殺。”

趙普聞聽此言不敢說話了,不能逼皇上殺娘娘呀!高懷德說:“不殺韓妃,陶三春不能退兵。”

“不退兵也不能無故殺人。汝南王之死,孤追悔莫及,不能一錯再錯,韓素梅無罪!”

張光遠說:“韓妃有罪,韓龍到桃花宮搬弄是非,韓素梅在萬歲面前吹風,請鄭子明夜入桃花宮,死在分宮樓,沒有韓素梅,我三哥能進宮嗎?不進宮能死嗎?沒有韓素梅,韓龍能進宮殺人嗎?鹽打哪鹹?醋打哪酸?禍由根上起,這個根子就是韓素梅。”

高懷德說:“張光遠說的對,萬歲酒醉桃花宮,是韓妃引你說出一定殺之這句話。韓龍移花接木才動手行兇,你怎麼能說殺人的事,不怪韓素梅呢?他兄妹分明狼狽為奸,通同作弊,害了鄭千歲,韓素梅應該殺。”

趙匡胤說:“你們是猜想。我問過韓素梅,她說沒有此事。”

羅延西說:“韓娘娘不承認害人,那鄭子明就是萬歲你殺的!你殺了人往外推。”

趙匡胤一聽這話急了:“羅愛卿,你這是血口噴人!”

“他兄妹定計,借你口旨殺人,今天不除掉等待何時?這奸妃留在宮中,在萬歲身旁搬弄是非,今天害文,明日害武,早晚我們都死在韓妃手裡,不如今日散夥,各奔前程,叫萬歲和韓娘娘白頭到老吧!”

張光遠也跟著喊:“對,散夥吧!”

趙匡胤急得直跺腳,對張光遠和羅延西這兩個人沒辦法。這倆人也是趙匡胤的磕頭弟兄。趙匡胤磕頭弟兄五人,老大柴榮,老二趙匡胤,老三鄭子明,老四張光遠,老五羅延西。如今,柴榮已死,柴榮的兒子柴宗訓繼位沒有多久,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廢掉盟侄,自己登基,建立了宋朝。眼下,老三鄭子明被殺了,只剩下張光遠和羅延西。再把這弟兄倆如何長短,可就光剩下趙匡胤一個人了。所以,趙匡胤對待張、羅二人沒辦法,低頭不語。

文武一齊跪倒山呼萬歲:“我們請命,請萬歲答應陶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