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回 雙鎖山砸牌惹禍 丹鳳嶺比武聯姻

高君保背母私逃,離開京城奔壽州。中途路過雙鎖山,酒後一時衝動,砸了劉金定小姐的招夫牌,惹下大禍。嘍兵一面將他看住,一面派人給劉金定送信。

雙鎖山坐落在安徽省阜陽地區蒙城縣境內。由於地殼運動、水土流失、自然風化等原因,今日的雙鎖山並不高大。可是一千年前,雙鎖山卻山高林密,山勢險峻,雜草叢生,寨牆高壘,房屋鱗次櫛比。

山上有位老寨主名叫劉大奈,副寨主名叫左天鵬,是劉大奈的磕頭弟兄。當初劉大奈在北漢王劉崇駕前稱臣,官封令公,人稱花刀將,殺法驍勇,武藝高強,多年來鎮守天井關。

有一年,趙匡胤帶高懷德等人攻打天井關,高懷德和劉大奈交戰,銀槍會花刀,最後高懷德用槍里加鐧把劉大奈打得抱鞍吐血,丟失天井關,不敢見劉崇,偷偷地把家眷接走,迴歸故土雙鎖山下劉家莊,買了十幾畝薄田,春種秋收,閉門課子,過著隱居生活。

劉大奈的妻子張氏,所生二子一女:長子劉龍,次子劉虎,女兒劉金定。

劉大奈閒來沒事教這仨孩子習文練武,怎奈天賦不同,那劉龍只知唸書不好武藝,劉虎不念書終日舞槍弄棒,唯獨小姐劉金定,絕頂聰明,深得老夫妻的喜愛。劉小姐四歲習文,六歲練武,問一答十,舉一反三,是一塊不可多得的美玉。

天緣巧合,有一位道姑,是道教界的前輩,到靈山訪友,路過劉家莊,看見劉金定品貌端方,骨骼清秀,十分喜愛,便住在靈山廟內,每日到劉家莊內觀察金定的舉止言談。經過三個多月的細心觀察,見金定人小志大,將來必成大器。這位道姑登門找劉大奈商量,要收劉金定為徒,帶回廟內學藝。這位道姑是離恨天紫霞宮的觀主——梨山聖母。

劉大奈早聞梨山聖母乃德高望重的武術宗師,女兒能跟聖母學徒,比跟自己學強之百倍,便忍痛割愛,點頭應允,喚來金定給老師磕頭。從此劉金定隨師到紫霞官學藝,道姑為教金定武功,不再出去雲遊,閉門教徒。叫金定白天習學兵家權謀,晚間練武,折腰踢腿、拿大頂、劈叉;大了些教她盤馬拉弓,耍刀舞劍。

劉金定天生聰慧好學,又肯下苦功,有目覽十行、過目成誦之才。經過數年苦練,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劉金定十八般兵刃:什麼帶勾的、帶刃的、帶尖的、帶刺兒的、麻花的、擰勁的、帶梅花針兒的、帶燈籠穗的,她都能用,拿得起來放得下,又因為梨山聖母終日採藥煉丹,診脈治病,開方下藥,有妙手回春、起死復生之能,劉金定在師父身旁守了八九年,也學會“望、聞、問、切”、對症下藥。

老道姑又領她出山雲遊,拜廟訪友,廣見大千世界,教導她要博採眾長,刻苦深造。劉金定十七歲那年,梨山聖母叫她下山回家。老道姑深知金定文武全才,花容月貌,風姿絕世,也擔心她的終身歸宿,臨行再三囑咐,一定看準人品再結良緣。

劉金定到山寨,居家團聚,別有一番樂趣。金定每日幫助父親演兵,又幫附近百姓治病看傷,分文不取,得了個好名聲。一傳十,十傳百,沒多久遠近聞名,都知道雙鎖山有一個絕世女英雄。只聞其名,未見其人,都想一睹為快,見見金定。

見過劉金定的人們,都說誰要娶了劉小姐是祖墳冒青氣,修來的福氣。於是媒人登山求婚,踏破了門檻,擠壞了大門。什麼縣太爺的公子,百萬商賈的兒子,武舉人的侄子,秀才的外甥,府衙大人的外孫子,南唐後主妻侄的乾兒子,宋朝當官的,八杆子打不著孫子,都前來下聘禮。

怎奈金定全不如意,為此還得罪不少人。最後金定自己出主意比武招夫。無論家中貧富,出身高低,只要品德端正,武藝高強,才華出眾,能勝過自己的仁人君子,就嫁給他。如果文武二技不行,他就是王孫公子,龍生鳳養,有抵國之富,休想娶金定。這叫寧挑高郎,不挑高房。跟父親一說,劉大奈也同意這個辦法,心想:我女兒不出嫁,坐山招夫。

劉大奈是公道大王,不掠不搶,保護鄉民。山上自種自吃,開山取石,種樹造林,放牧養蠶,用這筆錢養活嘍囉兵和家眷。山上雖不富,也可維持。共有五百多人,也不去騷擾官府,很受老百姓的愛戴。周圍歸宋朝管轄的府、州、縣、鎮官員,不但不來抄山滅寨,還有往來,逢年過節,互相走動,明著是兵匪不同爐,暗地裡互相幫忙。所以劉金定招夫牌一掛出去,惹來各州縣的人前來拜山,那些舞文弄墨的浪蕩公子,紈絝子弟,打把式賣藝的,會趟猴拳的,打個車軲轆把式的武生,紛紛上山跟小姐比武。也有的來看看人兒,痛快痛快眼睛。什麼歪毛、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