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因為這宗工作的緊迫性,讓王廠長感到格外焦急。
他其實對高陽毫無信心,因此,早在剛剛,他已派助手聯絡了其它公司的工程師。
給高陽這個機會,主要是為了給領導畢總留有面子。
最終,易中海讓出了自己的位置,交給高陽。
高陽戴上手套,先是細緻地檢查了機械裝置的狀態。
情況不容樂觀:
機器上的部件有的已經損壞,加之長期的老化,實際上已是報廢狀態。
但是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發生。
高陽憑藉自身實力,若是給予充分時間,他能對該裝置進行一番改進。
然而當前沒有太多富餘的時間。
於是,高陽著手開始分解整個機器裝置。
單是他拆除機械的速度,便足以讓人眼前一亮,猶如擁有幾十年工作經驗的老師傅。
原本對高陽不太認同的工廠長王廠長,現在也對他的專業技能表示認可。
首先,高陽將裝置內部積累的碎渣一一清除,接著移除了完全無法使用的核心部件,
並著手製作了一整套新部件。
這套新零件與之前舊的不同,雖整體改造時間緊張,
但細節上的最佳化依然可實現。
一個多小時後,一切所需均已完備,期間包括畢總、王廠長在內的所有人都守在旁觀看。
高陽完成零件組裝,站起身擦拭額頭汗水,取下手套,面向大家:
“行了,已經準備就緒,可以啟動了!”
再次確認道:“可以開啟了!”
隨後喊出指令:“開機!”
電源接通,機器啟動的蜂鳴聲隨即響起。
見機器啟動,周圍人群不自覺地向後退去,以遠離潛在危險區域。
高陽察覺了眾人這一微妙的動作——他們並不完全相信自己。
顯然大家都在擔憂,害怕一旦出錯,飛濺出的零件會傷及人身。
尤其考慮到當天已有兩位同事不幸去世,幾位傷者正住院治療,所以這些顧慮並非空穴來風。
對此高陽完全理解。
拿起工作圖,對比著引數,高陽開始加工新的零件。
他的技術熟練且流暢,完全不像是出自他這樣年輕的技師之手。
不久,一塊新工件順利完成了加工。
這一幕令現場一位接近退休年齡的技術專家喬大師發出了驚歎:“咦?”
旁邊的王廠長注意到此景,詢問道:“喬師傅,有什麼問題嗎?”
在工廠中,喬師傅不僅級別高,手藝更是頂呱呱,在工人中間具有很高威望。
聽了這話,喬師傅微微點頭,向前走近幾步。
他對站在一旁等待繼續操作的高陽請求道:“這位年輕的同事,請問可以讓我試一次嗎?”
儘管高陽想再次親手試製一件,但也欣然同意了對方要求,示意讓其動手嘗試。
佩戴上工作手套的喬師傅急不可耐地開始了操作。
同樣,一個工件迅速完成,喬師傅馬上對其進行了精密的測試。
“結果如何?”
等待著的王廠長緊張地問。
帶著滿意的笑容,喬師傅回應道:“非常好!”
王廠長聽後也鬆了一口氣,笑顏開懷。
喬師傅進一步補充說:“不僅僅是質量優秀而已。”
他還特別指出:“在經過高陽先生修理調整之後,這機器的操作體驗更為順暢,加工出的產品品質亦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是怎麼做到的?”
最終,喬師傅回頭朝高陽發問。
“沒啥!我只做了點小修小改!”
高陽謙虛中透出一絲得意。
“王主任!您剛剛說什麼?快給我詳細解釋一下吧!”
王振海急忙走過來,迫不及待地詢問。
而喬師傅則沉穩地答道:“王主任,根據我剛才的實際操作來看,經過高陽同志的最佳化,這機器不但執行速度提升了至少20,而且精度提高了約30左右。”
“真的嗎?讓我來試一次!”
話音未落,王振海就推開了喬師傅,自己動手操作了起來。
儘管王振海並非技術工人出身,但他仍能明顯感受到機器效能比先前好了不少。
“領導,這個高陽是不是準備來咱們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