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傻站在這裡做什麼?還不趕快修復那些機器?”
王廠長厲聲喊道。
高陽心中明鏡似的,這王廠長過去八成是個當兵的,這樣直性子,不是常人能夠承受得住的。
易中海連忙去清理裝置。
緊接著,王廠長吩咐楊建國去通知事故中那兩人的家庭成員。
雖然大家都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但既然發生了,就必須妥善處理。
隨後,王廠長安排完畢,就由婁正華引領著畢領導以及高陽一行人開始了廠內的參觀。
“領導,請看一下這是我們工廠的鍛工車間……”
“再來這裡是焊接車間……”
“還有這是職工食堂……”
婁“三”
正華全程陪著畢領導將整個工廠參觀了一番,到了食堂的時候便停下了腳步,“各位領導,不如今天中午在這裡就餐如何?來嚐嚐我們的食堂廚師的手藝怎麼樣!”
“同意!”
中午的時候,高陽也加入了在食堂包廂用餐的行列。
儘管不清楚具體是誰掌勺的,但味道真心不錯。
吃完飯後,眾人再次回到了王廠長的辦公室。
那時,王廠長已經將早晨的事故妥善處理完畢。
幾位傷者在送往醫院治療後也都脫離了危險。
這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負責治療這些傷員的主要醫生感到非常好奇,因為那些穿刺技術從未見過,很想親見施針者的風采。
如果高陽在場的話,必定會告知他們從未見過這類針法,那是出自已失傳的《青囊經》中記載的技術。
不過為了避免麻煩,他請求王廠長以應付的方式打發了那些好奇的目光。
當王廠長回來後,他和畢領導簡單討論了幾位工人的狀況,並隨即開始介紹高陽。
“王廠長,婁董事長,允許我介紹一下這位年輕的朋友!”
畢領導滿臉笑意地望著高陽說,
“他叫高陽,今年的城內高考狀元!”
“真的嗎?”
最初,王廠長和婁正華只認為高陽是一名醫師,未曾想到他還是一名高考的榜首獲得者。
然而他們心裡仍有不少疑慮,儘管承認高考狀元是個有潛力的年輕人,但他們不明白為何畢領導如此高度重視他。
是否是因為他的醫療技能?
面對兩位的困惑表情,畢領導微笑繼續,
“你不要小瞧了年輕的高陽,他不僅才華橫溢,更有非凡的能力!”
王廠長附和道,“確實是這樣的,領導!我已經見證過高陽的醫療技術確實非同尋常,醫院的專家們都表示敬佩。”
“我不是指他的醫術,而是他擁有的其他能力!”
畢領導揮了揮手補充道,
“他能親自設計改進機械裝置,大幅度提升裝置的工作精度和生產效率!”
這一句話引起了極大的震驚,二人口中發出驚歎之聲,隨後是滿心的不信服。
單從外貌上看,高陽就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誰能立刻信服這樣的描述?俗語云‘少年不知深淺,言談無據’。
對於這一點,畢領導沒有再多解釋,這對他來說是對高陽的一種隱秘守護。
正當此時,一陣敲門聲響起了。
“請進!”
王廠長的聲音響起,回應來者的詢問。
外頭的人推門進來,此人正是楊建國。
“王廠長!那臺裝置到現在易中海都沒能修復,也許您得另外找個專家。”
楊建國進來後苦笑著稟告。
“這怎麼可能?易中海都幹了些什麼呀,到現在還沒修理好,不知道我們現在有急單等著出貨嗎?”
王廠長猛地拍下桌子,顯得異常激動。
“王振海!”
畢領隊喚住了發火的王廠長。
這時高陽才知道原來這位廠長的名字。
“你也太性急了吧,每次都要生氣成這樣?”
畢領隊語帶無奈地說道,雖然話裡帶著些許責備,但顯然他已經習以為常了。
目前廠子裡缺少專門的技術工人或資深維修師傅。
對於日常的一些小問題,廠內的老技術員尚能應付;但如果問題超出能力範圍,則需向外尋求幫助。
王振海努力鎮定下來,壓抑住心中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