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衡的死訊終於還是傳到薊城。
秦炎心中悲痛,黯然神傷。
為了他的名聲,損失了一位賢才。
袁紹此刻也在震怒之中,厲聲責問郭圖。
“禰衡如何會死在驛館?”
此事他特意交給郭圖,就是因為對他信任,如今禰衡懸樑自盡,他殘害賢才,沒有容人之量的罵名定然已經傳開。
郭圖噤若寒蟬,他也沒有想到禰衡竟然會如此決絕,為了秦炎的名聲,為了報復袁紹,竟然不惜以身入局。
“將禰衡的遺體妥善處置,送往薊城吧。”
袁紹無奈的擺擺手,有些心力交瘁。
本就是與秦炎決戰的前夕,發生了這種事情,讓陳琳撰寫的檄文瞬間失去了作用,反而為秦炎掙得了名望。
士為知己者死,禰衡這般狂士都能被秦炎善待,為了報答秦炎,捨生忘死。
禰衡用自己的性命,為秦炎換得了在士人間的名望。
“儘管有些變數,但如今我軍已經蓄勢待發,此戰勢必要打。”
袁紹這一次不再讓眾謀士發言,毅然決定與秦炎展開決戰。
一九九年,三月。
袁紹抵達易京,秦炎屯兵容城之外,兩軍相距五十里,遙相對峙。
兩軍各起營寨,延綿幾十裡。
“秦炎背靠容城,卻不入城據守,想必也是存了想要與我軍速戰速決的心思。”
袁紹依仗著自己兵多將廣,想要與秦炎迅速決戰,見秦炎沒有據城而守,以為秦炎也是一樣。
“袁紹兵力號稱四十萬,預計有三十萬之多,我軍除去各郡守軍,只有十五萬,若是據城而守,一旦陷入圍城困局,難以突破。”
這也是秦炎所以沒有選擇據城而守的原因。
以容城作為存糧地,城池前方三十里便有營寨拱衛,秦炎自信能夠堅守一年半載。
“袁紹兵多將廣,但我軍兵精將勇,此一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等待大軍安頓之後,袁紹便急切想要與秦炎一戰。
“我軍手握幷州、司隸、冀州、青州四州之地,糧草供應充足,此時不宜主動出擊,應該與秦炎長久對峙,等到他糧草供應不足,再一鼓作氣,殲滅之。”
袁紹對田豐的貿然進言不再理會,讓人將他推出帳外。
“下次再有擾亂我軍軍心的言論,必不容你!”
田豐備受打擊,對袁紹不接納他的意見感到沮喪,頹喪的回到自己的營帳之中。
郭圖見田豐失去了袁紹的恩寵,立刻得意的站出來,請求與袁紹同行。
袁紹當即點了五萬兵馬,帶著呂布、顏良、文丑、郝萌、侯成、宋憲、呂翔、呂曠等十幾員戰將,又讓郭圖、逢紀同行,為他出謀劃策。
秦炎得到訊息,也點了兵馬,黃忠、趙雲、張遼、高覽、張合、田豫、甘寧、周泰等武將皆在陣中,沮授、郭嘉作為軍師同行。
兩軍相見,袁紹與秦炎各自出陣,相距不足五十步。
“秦炎,你割據幽州,不尊天子,今日我奉天子詔令,特來討伐你!”
袁紹手持馬鞭,指著秦炎的鼻子。
秦炎不屑的笑出聲,反問袁紹:
“不知你奉的哪家天子的詔令?是你鄴城的北帝劉辯,還是手握玉璽的仲天子袁術?”
一個是他親手扶持的傀儡天子,一個是苟延殘喘的反賊兄長。
袁紹無論如何回答,都難有說服力,只能沉默。
“說我狼子野心,你也未必清白,心懷叵測,反倒不如袁術有膽量。”
秦炎對袁紹冷嘲熱諷,此前禰衡的身死,他可是一直記在心中。
袁紹大怒,讓呂布出戰,黃忠躍馬來戰。
二人本就旗鼓相當,有交手過數次,此刻再次交手,也是難分難解。
顏良揮刀躍馬,衝出軍陣,趙雲挺槍而出,接下顏良。
文丑也不甘人後,舉槍縱馬,向秦炎陣中戰將挑戰。
張遼搶在甘寧前面,率先衝了出去。
“潘鳳何在!”
高覽來到兩軍陣前,點名要戰潘鳳,以報離間之仇。
潘鳳知曉此時不是怯戰的時候,拎著大斧走出來。
“背主求榮之輩,安敢挑戰!”
潘鳳怒喝一聲,也與高覽大戰起來。
又有宋憲、郝萌二將出戰挑戰,甘寧、周泰奮勇躍馬,各持兵刃,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