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後勤線上並不是經常有活兒,所以暫一軍兩個師的行動開始開始向更前線延伸。
現在手下的幾個將領的行為越來越激進,尤其是杜春沂也參與進來後,已經有點兩個師較勁的味道。
對於這種競爭,李志堅在知道後沒有反對,反而在行動中予以了支援。
新六師在遊擊襲擾作方面的經驗方面和新七師存在一定的差距,李志堅就讓特戰隊隊長王偉帶了一部分特戰隊員到杜春沂處進行幫助指導。
並且為了增強襲擾部隊的戰鬥力,將繳獲了一些日軍的大隊一級裝備的九二步兵炮和迫擊炮,都優先裝備給在參與襲擾作戰的各個團中,使那些剛擴編的團,也有了自己的炮兵力量。
杜春沂選擇在信陽方向出擊。
胡宗南在信陽地區的實力比較強,手上除了三個軍外,還有一個炮兵旅。這些部隊已經將第三師團和第十師團阻擋了十幾天,這兩個師團從出發後就接連被阻擋,從八月底出征以來,累計作戰日就超過了三十天,而後勤補給一直不順暢,現在已然是疲軍。
杜春沂集中了不少老兵,在王偉的特戰隊幫助下,趁著夜色突進第三師團在後方的一個炮兵陣地,摧毀了陣地上的十幾門火炮後,在後撤過程中遇到日軍的反擊部隊,權宜之下只能修改撤退路線,但是誤打誤撞之下,又碰到了日軍的一個野戰醫院。
帶隊的新六師軍官沒有客氣,帶領部隊將醫院中的沒有抵抗能力的傷兵,連同所有的醫護人員全部直接了結。
現在中日之間,對待對方的傷員一般都是一個手法,都是直接殺了。區別只不過是中國方面碰到的日軍傷兵比較少一點。
對於殺了這些日軍傷員和醫護人員,所有的人都沒有負罪感,現在日軍在中國的屠殺已經太多,這就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不過這一舉動讓第三師團徹底動怒,師團長藤田進從本來已經緊張的前線抽出了幾個大隊進行反擊。
王偉追求的就是將前線的日軍引出來,日軍只要動起來後,就容易露出破綻。
第三師團這幾個日軍大隊打的非常不暢快。他們向前進攻,對方就一直跑,一旦他們停下來或者準備撤回,對面就又黏上來,打不跑也撕扯不開,就像黏上了牛皮糖。
這幾個大隊只能一直跟著跑,連續作戰本已疲憊,被新六師幾個團弄得更加勞累。不知道是誰提議的進行分兵,這就落入了王偉的算計中。
其中一個大隊在追擊過程中被伏擊,大隊基本上被打殘,還是靠著飛機掩護才留下一些苟延殘喘的人。從這之後,意識新六師意圖的第三師團其他大隊再不追擊,堅決撤回大軍本部之中,然後開始在部隊後方修建防禦工事。
而新七師則是跑到了小界嶺一線。
第十三師團和第十六師團雖然一直都無法突破小界嶺一線,但是前線的中國守軍也打的很艱苦。
新七師在和第二集團軍的部隊在日軍交通線上相遇,攜手打了一次伏擊戰後,對小界嶺的情況就有了瞭解。為了策應小界嶺守軍,新七師直接隨著返程的第二集團軍一部到了此處日軍第十六師團後面。
日軍第十六師團作為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之一,和第六師團一樣都是所有國軍心中的恨。
新七師和第二集團軍一部,利用繳獲的彈藥,從後面給第十六師團來了一個硬的。
這些部隊在將繳獲的炮彈都傾洩到日軍營地上後,隨即展開了衝鋒,最終沖垮後方的一個聯隊部及守衛的一個大隊,聯隊長及以下人員都未倖免全部被擊斃,並且還繳獲幾門火炮和其他一些物資。
在之後一段時間,新七師就和十六師團耗上了。後方不穩,極大的影響了十六師團戰鬥力的發揮,在小界嶺一線的戰鬥更加不順。
暫一軍的行動最終被日軍派出的大量情報人員所獲悉。
而軍政部是透過在日軍的間諜得知了暫一軍在敵後將日軍攪得雞犬不寧的事情,在向胡宗南和宋希濂核實後,才確定了暫一軍的在敵後所做的事情以及巨大的功勞。
軍委會也明白了暫一軍肯定存在隱瞞實力的行為,按照他們在固始阻擊戰後上報的損失,如何還能取得這麼大的戰果?
不過暫一軍在固始堅守五天是實打實的功勞,同時在此之後,給予日軍的打擊不小,這麼鬧騰的越厲害,對前線的幫助越大。
勝利者是不需要被責備的。
暫一軍和李志堅一下子也被國軍高層所周悉,認為以李志堅的在此戰之中的功勞,還擔任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