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兩手都抓

日軍在武漢會戰開戰以來,形勢一直都不樂觀,所有進攻的日軍都是在苦戰,第三和第十師團還在被胡宗南的第一軍等三個軍在信陽一線阻擋,第十三和第十六師團也被擋在大別山邊緣的麻城小界嶺一線衝不出去。

在長江沿線的戰鬥也不順暢,在長江南岸的第一零六師團在九江的萬家嶺地區幾乎被全殲,而在長江北岸的第六師團也是大戰連連,部隊減員不少,從六月至今已經補充了幾批次的兵員,雖然說是以一個師團突進,但是加上補充的兵員,兵力已經早已超過了兩個正常的甲種師團。

中國軍隊在這一場會戰中,整體表現出了較高的水準,雖然整體來說還是敗多勝少,但是和以往的失敗相比已經是今非昔比。

日軍每前進一步都要是踏著中國軍隊的血而前進,佔領東北和熱河時對面中國軍隊不戰而逃的現象,在這一戰中幾乎沒有遇到過,中國軍隊表現出來的英勇頑強,讓所有的日軍將領都收起了之前的輕狂。

尤其在大別山北的作戰,諸部之表現都堪稱優秀。

在富金山防守的71軍和第二集團軍從富金山一線撤出後,就到了湖北麻城的小界嶺一線,小界嶺防線是大別山北麓最後一道穩固防線,突破這裡,第十三師團和十六師團就將越過大別山,之後沿著平原一路暢行到武漢。在平原地區,中國軍隊到時將防無可防。

所以在小界山防線,孫連仲的指揮田鎮南的30軍和馮安邦的42軍以及71軍餘部,在這裡又進行了非常有拼死的抵抗,尤其是30軍,堅守到後來一個軍剩下的兵力不過幾千人,如此之下也沒有放棄陣地,頂住了日軍的一輪又一輪的猛攻。在小界嶺殺傷日軍之多,堪稱創造了第二個“臺兒莊大捷”。

中國軍隊在前線的部隊頂的越猛,日軍的人員和物資就越緊張,尤其是進攻堅固防線,對彈藥等物資的消耗更是迅速,接連的大戰,讓前線日軍的補給需求越來越大。

隨之而來的就是日本本土的壓力也就越大,現在為了籌措物資,已經將日本本土學校中進行訓練用的槍都收了回來,向中國戰場上輸送。在中國戰場上負責後勤供給後勤的日軍更越悲催,這些送來的大量物資,如何能送到前線去?

在大別山地區,補給四個師團的物資兩次被劫,損失物資幾千噸,車輛好幾百輛,不說運送人員,就是運輸車輛又去哪裡弄?

不過給前線運送彈藥補給是硬任務,負責後勤的日軍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不執行。只能將能夠籌措的汽車都集中起來,並且將騾馬大車都利用了起來,然後冒險給前線運送補給。

這簡直就是兩條血量充足的大血管。

為了保護交通線的安全,日軍華中派遣軍給第二軍又增派了一些力量,將騎兵第四旅團都派了出來,對大別山一線的後勤線進行維穩。

原本在暫一軍兩次打掉日軍的大規模後勤補給後,準備暫時消停一下,先在後方先招收一些新兵充實剛擴編的各個團。

有了這兩次大的繳獲,物資上現在非常的充足,可以解決暫一軍招收新兵所用的裝備和糧食需求。

不過面對這麼大的地方,單純一個騎兵第四旅團來護衛,在李志堅等人看來完全是四處敞風漏氣,況且他們從來都沒有將騎兵第四旅團放在眼裡。

對於暫一軍而言,這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李志堅等暫一軍高層決定兩手同時抓,一邊招兵,一邊繼續襲擾日軍交通線。新六師由於防守固始時損失較大,就到後方招兵,新七師則繼續出擊。

李志堅還是帶著軍部跟隨著新六師,部隊到了寧陵和鹿邑一帶,這裡處於山西向固始一線的中間地帶,最起碼可以方便的從山西運來大量糧食,給他的大軍提供一個保障。

騎兵第四旅團到了前線後,在商丘、亳州地區的夏邑、渦陽等原本都有日軍駐軍的縣,現在都成了無主地方,李志堅沒有客氣,將這些地方都接收了過來。

有了大量的日軍繳獲,以及從山西運送過來的糧食,李志堅就在佔領區放開了招兵。

之前在菏澤和商丘等地還是有選擇的招,現在則是敞開了招,只要年齡不超過二十五,身體健康的都可以入伍。由於暫一軍在這一帶良好的名聲,參加暫一軍的人數不少。

這次招收的新兵,沒有繼續採用之前新兵團的形式安置,而是直接都補充進新擴編的團裡。

這些團都是由游擊區隊所擴編,現在雖然是團一級的架子,但是在固始一戰後補充了一些新兵後,每個團也只不過有八九百人,部隊空缺不小。這次則都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