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求學不易,才想方設法將這些東西運來,你們不感恩還如老婦人一般背後說嘴。”
&esp;&esp;“就是,哥兒夫郎又如何,還不是辦成了你我辦不成的事?”
&esp;&esp;說話的人被這幾句話懟得面紅耳赤,看到其他人已經拿著錢袋子去找那位中年管家,也不敢再多說什麼,生怕再晚一點就沒得買了。
&esp;&esp;“潮州墨錠兩塊,三兩銀子。”
&esp;&esp;“您手上的硯臺五兩銀子一方。”
&esp;&esp;“狼羊兼毫筆貴些,一支二百文,羊毫便宜些,一百二十文一支。”
&esp;&esp;“麻紙四十文一刀,竹紙六十文一刀,生宣價貴,二百三十文一刀,諸位按需買入。”
&esp;&esp;聽著這些比往常還要便宜的價格,問價的學子不由愣了一下:“這價格是否低了些,您要不再核對核對?”
&esp;&esp;正所謂便宜沒好貨,可是眼前的箱子都敞開,院子裡掛著燈籠,他們看得真真的,所以聽到這個價格的時候他心裡咯噔了一下,又不好意思直接問,只能委婉提醒。
&esp;&esp;管家抬頭看了一眼,看到不僅是開口問的人,其他人也有些擔憂,紛紛讓他再仔細核對,不由得笑了:“價格沒錯,我們公子說寒門學子求學不易,就當進貨的時候順便幫你們帶一批了。”
&esp;&esp;書齋以往賣的筆墨紙硯都有賺頭,按進貨價自然會便宜些,更何況夫人的義子說便宜給,一番折價下來自然少了一半的價格,像毛筆紙張等物貴些,但也能少三分之一的價格,這些書生覺得便宜也不奇怪。
&esp;&esp;管家道:“諸位學子不知商賈事,雖然公子說與人便宜,但是也沒有虧太多,所以諸位安心買,安心參與科考,也不枉費我們公子一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