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許昌齡與宋逍遙爭論無果,但此事已經傳遍青雲山,有支援許昌齡的意見,希望宋逍遙能入京面聖的,也有覺得宋逍遙超脫世俗,不為權貴折腰,為宋逍遙豎大拇指的。唯獨元姝擔憂地來勸解宋逍遙。
宋逍遙正在後山泉邊沉思,元姝站於身後,說道:
“師兄,雖說我們在這青雲山上,與世無爭,但是皇權之威,世人皆知,你如此不給皇家臉面,違抗皇命,我怕日後京朝會再來難為你啊。”
元姝擔憂並無道理,聖心難測,若真是一怒之下派兵前來,就算是與皇家撕破臉面,起了衝突,劍神一人,又能打得過多少官兵,何苦來哉。
宋逍遙也坦言道:
“師妹,並不是我有意違抗,只是我實在不願攪進俗世當中。若我下山前去面聖,聖上再命我入仕,我定遵從本心,那便只能當面違抗皇命,那時恐怕更會引來盛怒,招來禍端。雖然是我一人之事,就怕因此連累青雲山。”
元姝走到近前,挽起宋逍遙的右臂,靠在宋逍遙肩上,緩緩說道:
“師兄,我明白了。我好懷念與你一起遊歷江湖的日子,無拘無束,自在瀟灑。回青雲山雖然安穩了幾年,但總感覺如今青雲山過於熱鬧了。”
宋逍遙附和道:
“是啊,許師兄如今帶領門派日漸壯大,也並不需要我們再來為門派做什麼了。我時常在想,我們不如再尋個機會,下山去,或繼續遊歷,或尋個安靜的居所,度過餘生。”
“好啊,不過我們能不能再等幾年,我還有點捨不得牧林,想再陪他幾年。”
“好,師兄自然聽你的。”
......
陸獨安下山回稟皇上,皇上非但沒有怪罪,反而理解修道之人,不願沾染俗世的道理,就將此事暫且擱置下來。
又過了幾年,二皇子卻親自上了青雲山。
此時的二皇子李景奕,已經陸續建立起暗衛,由最信任的雷琛幫其訓練了一批實力不俗的暗衛殺手,李景奕的野心日漸膨脹。他藉著武朝送來的錢財,不斷地籌備力量,四處招攬江湖勢力。他也聽過劍神之名,便把目光放在了青雲山上。
李景奕知道當年皇上招攬劍神被拒絕之事,於是他換了個思路,奏請皇上,希望能代表皇家,前往青雲山,拜教奉香,為天下祈福。皇上以為二皇子心繫蒼生,其心至誠,便欣然同意,並讓其從國庫領上財物,作為香火錢,帶人上了青雲山。
李景奕為了展示誠心,一大早上山,除去雷琛和幾個抬著各種賞賜之物的下人,未帶其他一兵一卒。來到青雲山上,見山門寒酸、觀內破陋,李景奕心中暗暗有了主意。
許昌齡聽聞弟子來報,京朝二皇子來訪,趕忙攜眾師弟及門下弟子,來山門迎接,當然宋逍遙不在其中,他還在房內呼呼大睡。
許昌齡將二皇子與雷琛迎入觀中殿內,禮讓上座,又命弟子進來奉茶。
李景奕說明來意,此番前來是想代皇家,代聖上來此奉香,為天下蒼生祈福。許昌齡聽聞,一頓彩虹屁,聖上聖明燭照,二皇子仁心仁德,萬民之福,蒼生之幸......
李景奕聽著受用,也從此處知道,許昌齡也是一個趨炎附勢、諂媚權貴之人。當即與許昌齡說道:
“許道長,我一路上山,見上山景色絕美,山頂您的道觀也古樸不俗,當真是靈氣充沛,如此聖地,平日肯定香火極盛吧!”
許昌齡趕緊回稟:
“讓二皇子見笑了,我們青雲觀簡陋,門前香火更是稀疏。”
“哦?竟是如此,這豈不是讓如此聖地白白埋沒。這樣吧,雷琛,你將皇上賞賜的香火錢盡數給許道長留下,然後再去我府上取銀票十萬兩,我要以我個人名義,贈予許道長,用來修繕道觀。要讓我京朝百姓,都能知曉青雲仙山,來此處供奉香火!”
雷琛拱手回答:
“是!”
便退身出去。
許昌齡剛想說話,二皇子起身繼續說道:
“是我李景奕不忍心這等仙山被埋沒,許道長莫要推辭,待銀兩送到,許道長可要好好修繕青雲觀,日後我若帶父皇前來,也有臉面。”
許昌齡一聽當今皇上也有可能會來,趕忙躬身道:
“我代青雲山上下,感謝聖上和二皇子聖恩大德!”
李景奕走上前,扶起躬身的許昌齡。
“哈哈哈,好,許道長,我還有一事想問你。”
“殿下,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