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純屬白費力氣。
&esp;&esp;李清照又道:“據說崔浩是和小寇天師一起歸隱嵩山的,小寇天師多次苦勸他歸隱林泉,就此放下,從仙人以做逍遙遊,他總以為自己能成為救世者。這回倒是徹底死心,飄然歸去,削跡山岩。”
&esp;&esp;小寇天師就是寇謙之,崔浩的好朋友,道教史上最屈指可數的頂尖高人之一。
&esp;&esp;影響了往後的一千多年,幾乎後世所有的道教科儀齋蘸、道藏文綱都是從他這裡延伸下來的。
&esp;&esp;辛棄疾嘆息,只能說人各有志,可是這樣一來,崔浩選擇當隱士,便不能再拉出來幹活了。
&esp;&esp;李清照見他愁眉不展,略略沉吟,給出了一個無比優秀的提議:“雖然你挖不了崔浩,但你可以挖他祖宗崔悅。”
&esp;&esp;辛棄疾無奈道:“一打崔悅疊加在一塊,也不符合「千古名相」的標準吧。”
&esp;&esp;“這倒是”,李清照作為書院山長,一下就發現了新機遇,“不若學院裡增開一門實踐課,願意參與的學生都去幫忙批公文。”
&esp;&esp;辛棄疾:???
&esp;&esp;居然還能有這種操作呢。
&esp;&esp;……
&esp;&esp;片刻之後,一條訊息迅速在整個九州書院之內傳播開來——
&esp;&esp;普天同慶,本院即將新開一項課程,要去陳朝給文帝陛下打下手,順便滅掉北周一統天下!
&esp;&esp;眾人喜氣洋洋,有一種小學生集體出發春遊的喜悅。
&esp;&esp;最後一個得知訊息的劉裕:“……”
&esp;&esp;小朋友們這是要上天的節奏啊!
&esp;&esp;宋祖陛下轉念一想,覺得開一門實踐課倒也不錯。
&esp;&esp;陳朝位面畢竟是副本位面,沒有死亡,學生即便在裡面碰見什麼災難,出來之後依舊活蹦亂跳。
&esp;&esp;九州書院的畢業生回去都是要做帝王將相的,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練習機會。
&esp;&esp;陳蒨作為千古明君,氣場強大,既能壓制住這群鬧哄哄的小朋友,同時自身也是非常棒的正面帝王教材,可供觀摩學習。
&esp;&esp;劉裕拿著鏡頭,去九州書院裡走了一遭,詢問眾人的參與意願,不料大家一呼百應,紛紛躍躍欲試,手都舉到了天花板上。
&esp;&esp;別人也就算了,蕭統、蕭綱兄弟居然也想報名,劉裕掃了一眼,頓時沒好氣道:“你二人都留在此間不許去。”
&esp;&esp;天嘉位面梁朝剛滅,二人一去搞不好就死灰復燃,這不是成心給人添堵麼。
&esp;&esp;餘下的傳送卡數量不多了,只能送為數寥寥的幾人過來,故而這是一門選修課,最後根據副本評分計入成績冊。
&esp;&esp;辛棄疾點了少年溫嶠、諸葛亮、謝玄,幾個文武雙全、本就對處理政務比較得心應手之人,又抽籤選中扶蘇和苻丕。
&esp;&esp;家長們很快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辛棄疾在建康城中迎接他們的到來。
&esp;&esp;……
&esp;&esp;來的碰巧全都是陳朝時間線之前的人物,陳蒨盡皆熟知,人品又有史書認證,於是嘗試著將案頭的公文勻出來一些。
&esp;&esp;溫嶠等人聲譽卓著,又與本地盤根錯節的世族利益全不相干,是可以信任之人。
&esp;&esp;然而,他們畢竟還是小朋友,雖然能力擺在那裡,畢竟沒經過太多開發,之前也沒什麼批改公文的機會,加之又是初來乍到,一頭霧水,開頭幾日處理的盡是一通亂糟糟。
&esp;&esp;陳蒨無奈,只得手把手糾正教導眾人。
&esp;&esp;這般月旬過去,終於上了正軌,他十年來第一次有種能稍稍鬆口氣的感覺。
&esp;&esp;辛棄疾看到此處,不由神色微妙。
&esp;&esp;表面上看,溫嶠等人是來幫忙的,實際上卻是九州書院的學生白票了一個千古明君當老師,山長李清照的算盤珠子響亮到彷彿整個陳朝都聽見了。